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一个把你的普通同学变成傻逼的网站。
有人说,作为服务提供商,苁网、亲娘微博这些玩意的服务条款大意就一句话「亲爱的用户,我是你爹」。其实,内容发布者也好不到哪去,99%的用户天天发表的各种言论,大意也就是一句话「亲爱的同学,我是傻逼」。
好多好多相片:看啊,我又来得瑟了
好多好多状态:哦也,我吃饭了,哦也,我上厕所了,哦也,我吃屎了
好多好多分享的视频、相册和帖子:最伤不起的星座,最温柔的星座,最花心的星座,世界上最美的十个地方,最牛逼的十个扣篮,北京城必吃的一百个餐馆,男朋友必做的一百件事
还有最傻逼的那些,我刚刚在一个傻逼游戏打到多少多少分了你也来挑战吧,我又参加了一个傻逼测验你也来测测吧,我参加了一个抽奖@5个好友就有机会赢iphone,xxxx的真相是中国人就顶一万遍不转发不分享就死爹死妈
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傻逼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几年前因为滥发而被人摒弃的点名游戏,至少还在创造内容,至少大家还在自己写东西,而你妈逼的现在的这些刷屏新鲜事,都已经除了屎只剩下屎了,你只需要傻逼地点一下鼠标就能同时骚扰你所有好友,让全世界加了你的人都知道你有多傻逼。
社交网络本没有错,Facebook诞生的时候它只是个约炮的工具,这种信息广播模式再适合不过了。对于那些本来就不认识的人,你可以主动选择有性趣的异性并主动联系、加好友;但你现实中已经认识的同学,却是既定的存在。当网站真正成为一个规模化的平台,吞食了当代年轻人相当一部分的人际网,如果不加过滤,它将成为摧毁人际关系的导火索。
当年没什么交情,觉得挺普通一同学,这样的人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那么几十个吧。普通?正常?其实都是距离产生美而已,本来就不熟、不聊天所以无所谓,当你全天候被动收听他的状态,你才能见识到他有多傻逼。然后因为是现实同学,你不好意思直接删好友解除关注,最后网站令人啼笑皆非地开发了这么两个功能……
关注,但是屏蔽,这样他以为你能看到但实际你看不到他说的话;你也可以添加特别关注和好友分组,只看那些想看的人。
真你妈逼太天才了,变态的社会催生变态的需求。我不知道苁网亲娘微博的产品经理拿多少工资,是不是洋洋自得于自己创造了独特而出众的用户体验、既照顾了面子又屏蔽了垃圾信息,绝妙的设计,无敌。
不过我有个问题:既然我设定了「特别关注」,为什么我进入首页后还要再点一下才能只看特别关注?为什么不是直接让我能够在账号设置中自己选择首页中默认只看哪些好友?
那些傻逼到被屏蔽或删好友的人无论我选择哪一个都看不到;而特别关注的好友在两个新鲜事列表里都有,无所谓你选哪个;这意味着只有普通好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别关注因为它们充斥着「热点内容」这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是官方推荐首页默认显示的内容还不能改!
试想一下,你拍了一张晚餐的照片传到SNS上,你会期望你的所有好友都来看一下并且发表评论吗?你随手发了一个状态,会因为没人评论就伤心郁闷吗?如果我真的在意我发表的某个内容会不会被某人看到,我会用@来做标记,对于大部分路人,我无所谓他们看不看,也不想骚扰大家,但我同样没法顾及几百个好友会不会被烦到,只是想说就说,就这么简单。既然大部分内容只是自言自语、抒发心情的垃圾罢了,那么为什么还要推荐这些内容,然后再让被骚扰的用户自己选择哪些东西不要看?
在垃圾信息的重复放大这一点上亲娘微博尤其过分,一个傻逼名人说了句傻逼话,一百个人转发,还基于它版聊,更傻逼的是那原po还你妈逼配图,然后这些傻逼玩意还不能自动合并成一个,每个傻逼转发都显示一遍重复的傻逼图,一整篇一整篇的都是相同的东西。傻逼。
苁网提供了把新鲜事标记为已读(删除)的功能,但是一个一个点太累了,而批量删除的按钮本来是在顶部的,在某次傻逼改版中被不知道哪个神人弄到了页面的最下方,当你费劲巴拉跋山涉水跳过无限傻逼的垃圾新鲜事终于把滚动条拉到页面最底端的时候,丫那个自作聪明的无分页特效又会自动弹出一百万个新的垃圾新鲜事,把你要找的按钮再次顶到九霄云外。操你妈,你能再傻逼点吗?
互联网一直是个劣币驱逐良币的修罗场,如果站点放任少量优质内容被海量的垃圾信息淹没,内容撰写者很容易流失掉,没了原创内容的web2.0,只是个绝想都来啐一口的大痰盂而已。我朋友近年来有点中毒,最大的消遣就是拿手机打开客户端刷SNS,然后挨个删新鲜事,不为什么,只是一种习惯。就跟瞄准坑里粘的屎,用尿冲掉它一样无聊。如果有朝一日,连这种用户都意识到SNS的空虚,网站还有几天活头?
有一本书,副标题叫做互联网产品经理改变世界。一个足够傻逼的产品经理,确实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