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
2008年3月12日下午4点10分,隔壁苏烈华推开我们宿舍门说:你查分了吗?
我的心脏开始剧烈的跳动,我的手开始颤抖,我打开查分的网页,输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点击了确定,网页开始以蜗牛般的速度刷新。
苏烈华又回来了,他问我,你的考试证号码是多少?我看了一眼网页上蜗牛般的进度条,轻轻地说:我拿给你。
我走到我的书架那里,抽出一个文件夹,翻出我的考试证,看了一眼上面的号码,说:尾号0244。
苏烈华回到他的电脑前帮我查分,我坐回我刚才用的电脑前,我的血液冲击着我的耳膜,我有些呆滞地盯着刷新中的网页。
突然,一个仿佛散发着光芒的数字出现了--346!
346?
这时,隔壁的苏烈华喊了一声:查到了!
仿佛是为了验证这个数字,我冲到他的电脑前,看那上面的成绩。
对,没错,是346!
我惊喜若狂,简直想抱着谁狠狠地亲上一口。考这么么高的分数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想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没想到,我找到的是一条大船。
我为什么会溺水。
2007年12月1日,离我正式开始复习考研刚过了3个月,我却已经受不了枯燥的复习复习再复习的日子,我决定:做一套真题。
考本校的人都知道,考本校的话只要英语、数学过得去,就基本没问题。我有问题的,正是数学。于是,我拿出2007年数学真题,花了一个小时,做完了上面我会做的题。然后,一对答案,52分。
这个分数很打击人的,为了不让自己崩溃,我就开始往回找分,这个题不应该错啊,那个题我几乎就算对了啊,还有这个题我差一点就想到了啊、、、这样东拼西凑,居然被我凑到了80分,这时,我又想起来我的概率还一点都没复习呢,如果复习了,那我不就能上100了!这时候能上100,等到考研那天数学不就能上130了吗、、、
这样看起来,前途是很光明的,于是我很高兴地相信了自己的借口。
然后,我回到宿舍,打开电脑,玩游戏,看小说,上网冲浪、、、
这样过了20天。
这样过了20天。
这20天里,我只是偶尔去一趟自习室,以至于一起考研的同学每次看到我都问我:你怎么不去自习啊。我对此充耳不闻。
12月20日那天,田运组织聚餐。席间,我突然想,下学期,我们再聚就该是吃散伙饭了。
心情突然很低落,然后就猛吃东西,颉靖说我那顿饭之后体重暴涨了6斤。
然后我就突然想到,再不复习,我就得再准备一年了!
饭后我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去了久违的自习室。
这时我发现我的情况极为严重:政治只在9月间看过一遍任汝芬序列一。英语在10月份辛辛苦苦背下的单词已经忘光了。数学只能做到3、40分,而且概率一点都没看。专业课一点都没看。
我很崩溃。
这时石竹帮了我的大忙,应该说,他救了我的考研。
他告诉我说:李兰辉,我觉得你的学习方法有问题。
我的学习方法确实有问题,典型的心浮气躁,走马观花,眼高手低,而且基础知识不扎实,罗维就曾经惊讶的问过我说:你没看过书吗?
我真的没看过书,只是我很少去想这方面的问题。
石竹点醒了我,我想,我应该多动手写点东西,用石竹的话说,要多做总结。
我借来了石竹的总结,借来了颉靖的总结,最后还借来了汪翔的《数学考试大纲》。
我拼命地补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做了几十页的总结,我又买了个做习题的本子,在上面做概率,做高数的级数,三重积分和曲面积分,这些都是我的薄弱项,又都是必考项。
我拿着张彦博送给我的海天考研补习班的听课证,去听任汝芬团队的考研讲座。
我每周做一套英语,每天抄写大小作文各一篇。
我拿着学校专业课的资料,边看边在本子上做笔记。
学习遇到挫折的时候,还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跟去同学聊天。有问题他们给我讲,有烦恼他们开导我。
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天,考研了。
我坐在数学卷子和专业课卷子面前,手抖得像寒风中的一片树叶。收卷时,我盯着那些我没做出来的题目,哭丧着脸。
我心里悄悄算着,我能不能及格。
网上公布了答案,我不敢去看,我怕那些答案会像坚硬的大锤砸烂我的希望。
过了一个索然无味的春节。
一直没有心情笑,说话都不敢大声。
小心翼翼的等着出成绩,定生死。
直到2008年3月12日下午4点10分,隔壁苏烈华推开我们宿舍门。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