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怕黑,长大后怕光。
记得小时候经常停电,却忘了是如何打发没电的日子,也许那时有电意味可以让房子更亮一些、看看寥寥几个频道的电视,仅此而已。若是白天,在外面游闹一番,精疲力尽之后回家吃饭,昏黄的烛光下,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好温馨,好怀念。然后在没电的夜晚就早早入睡,小孩子睡得都很早,我也不例外;吹熄蜡烛后黑漆漆的房间,我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在睡梦中等着天空慢慢亮起来。
于是慢慢想起一些朦胧的故事──
点一根蜡烛,烛光下,手很小,映在墙上的手影很大,欢笑很多。
升一堆篝火,兴致勃勃地嬉戏,大人们不停地说晚上会尿床,火却越烧越旺,映红了所有人的脸蛋。
夏日里,你追我赶,听取笑声一片,那时的夏夜不会很热,那时的蛐蛐唱歌很好听,儿时的梦都很甜很甜。
……
下一次看着燃烧的蜡烛,我会想起什么……
PS:1.小时候一次停电,我说数完三声后就会来电,然后“三”声刚落灯就亮了。(早知道就许愿变成超人。)
2.高中的晚自习停过几次电,一群人坐在教室里,点着蜡烛,我们希望秉烛夜谈,老师希望我们安静些,于是很诗意的一个场景被浪费了。
3.高中住读,晚上会熄灯,本科期间除夏天外也有熄灯的要求,所谓的人工停电,然后寝室夜谈,我向来是很少参与的。
4.以前很羡慕城市不会停电,在城市呆久了,等到城市停电,又开始怀念以前──那些关于停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