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纪念我的论文

Colby [分享] 2013-03-30 01:21:13 星期六 晴天 查看:149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今天打电话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得知我的稿件被录用了。一个多月前将稿件修回,终于还是通过了最后的审稿关,虽然当时初审的意见下来的时候就知道即将被录,然而此刻得到了确定的消息仍然让我兴奋不已,在消息确定之前的这段日子里我是焦急的,“到口的肉没有咽下去,难受”,在此之后,我又有了新的让我难受的理由,因为文章还没有见刊呢。
    这篇文章从其诞生到被录用,实在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其实当时老板并没有很明确的指示让我弄篇文章,只是那段时间我比较空闲,想来应该搞篇文章出来,才能对得住这学位,于是把自己搞的东西加上别人的一些文字凑了一篇,期间还向刘师兄讨教了EMTP与MATLAB的使用经验,在文章里加了几个仿真图象,看起来挺象那么回事的。老板看过我的初稿后,丢下来一句话,“你给别人看教材呢”,一彧中的,没什么新意,文章里的东西教材里都有,还用得着我再教育别人吗?老板确实是个牛人,给了我一些建议,后来照他的想法做下去,也确实出来了一些结果,文章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便开始了初投,老板说文章水平还算可以,能够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但是版面费好贵,一面500rmb,所以就投《电力系统自动化》吧。一个半月后,文章被拒,理由是“写作的意图有失偏颇”,跟老板商量后的结果是审稿人误会了文章的意思,老板不服气,要我写个声讨信,信发出去后,编辑部坚定不移的坚持审稿人意见。我们就根据审稿人的意思做了些修改,改投《学报》了。等了一个半月后,又被拒,理由比较多,我们觉得比较中肯的是说文章中的重点不对,后来我们又做了相应的修改。我苦命的文章第三次寻找东家,这次投的依然是《电自》,一个半月后,审稿人认为我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作一些修改后再审,这就意味着基本上被录用了。
    发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有一定水准的文章,是建立在比较深入的理解了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思路,方能提炼出切实可行而又富有新意的观点,抛弃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一篇好的文章。这就要求要广泛的阅读文献,国内外的文献,在这个时候我体会到了罗毅老师说的那句话,“如果说我比别人强,强在哪里,无非是多看了些文章”,读懂文章的同时,也能够明白作者的推理演绎的步骤,而这些步骤是通用的,潜移默化中也就加强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曾经计划读研的阶段要发表两篇文章,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时间上已经不允许了,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这种工作的,喜欢捕捉思考中迸发的火花,老板应该比我更喜欢,这也就是他选择当个穷教授的原因了。
    文章得以在电力行业的第一权威期刊发表,老板的功劳是最大的,首先是提思想,然后是跟我讨论实现方案,再到后来的改文章,确实体现了一个对学生负责的导师的形象,老板的这种严谨的作风,活跃的思维,清晰的逻辑都是我学习的楷模。刘师兄给了很多无私的帮助,还有王师姐,主要是在建模与仿真方面提供了程序和经验。还有两位资深审稿人的意见也是非常宝贵,当老板跟我的思维被局限起来的时候,是两位审稿人识得庐山真面目,提出了需要完善的地方。这篇文章是我给自己研究生阶段的一份答卷,其过程艰难曲折,其结果鼓舞人心,我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不易,也尝试到了科研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能够同时体会到这些经验,我实在是一个幸运的人。
    仅以此文纪念我的文章《分层式电网区域保护系统的原理及实现》被《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录用。
顶一下(33 写日记 1237549 225475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