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记者的职业和生活的角色哪一个更重要?

张望盼 [分享] 2013-03-29 18:23:21 星期五 晴天 查看:148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记者的职业和生活的角色哪一个更重要?

编者按:关于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但也一直没有客观的标准。当一名记者面对一场危难或紧急情况的时候,是该冲上去忠实纪录眼前的场景、履行一个做记者的职责,还是忘掉记者的身份,首先做一个普通公民去干涉事件的发生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有时候好记者不一定是好公民。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地,如果你是记者,你会怎么做呢?

------------------------------------------------------

5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新华社发(柳涛 摄)

 

网友评论:批评之声大于赞扬

这组照片忠实记录5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的情景。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针对这组照片,很多网民认为记者不就路上有坑提醒路人,而是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的做法应受谴责:“照片拍得倒是精彩,可拍照的人太缺德。明知有坑不设路障,却满怀信心地等着人栽跟头”,“记者肯定知道会出事,就在一边看着,鄙视”。

但也有赞扬这位记者职业道德的,如,“记者做得很好很客观,记者本来就是以旁观者身份存在才是专业的,如果其介入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专业称职的记者了,他就变成义工了”,看来马路陷阱确实该好好整顿一下了,摄影记者报道的很及时啊”。也有个别网友认为该受指责的不是记者,“摔跤者真可怜,厦门市有关部门应该负责”。

拍摄记者:

摄影记者柳涛在接受采访时很认真地说:“我刚去看了,那个坑被填平了,但不够牢固,再来一场大雨,可能还会形成水坑。”     介绍了拍这组照片的全过程,“当时厦门有台风、暴雨,我经过这个路段,有个人见我背着摄像机,问我是不是记者,我说是。他说,这路面有个坑,已经有人在那里摔过跤了,你们媒体最好报道一下。我照着他指的地方去看,一片水汪汪,不要说坑了,整个路面都看不清楚。出于新闻记者的敏感,我就端着相机在那里等,后来有一个骑车人经过时摔倒了,于是我把过程拍了下来。”

网友热议

反方:

 

新华网友 61.55.245.*   拍这组照片的人真没公德,把抢新闻,抢热点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新华网友 221.216.8.*  必须搞清楚什么是“责任”,曝光食品厂违法是正常的应该鼓励,有食品厂违法而不查应是工商局和质监局的责任;而守株待兔等着别人用生命表演是记者的卑鄙,从理论上讲应该也是触犯法律。这和窝藏嫌疑犯没什么区别。

    新华网友 222.132.155.*  这个记者还真有心抓拍,不去找个牌子告诉大家这里危险!我们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哪里去了?我的老师告诉我是防范而不是等待

    新华网友 221.198.20.*  我怀疑此记者的职业道德的:从照片来看,很有可能他已经在那里等了很久了,就等着有人骑车掉进去。如果这种猜测是真的,那只能说:悲乎,哀哉!

    新华网友 221.203.184.*   这个摄影记者怎么这么坏,镜头对准陷阱等着过路人陷入水坑拍照,我看这个记者比偷井盖的人还可恨。

正方

新华网友 220.184.252.*   为什么要为难记者,如果不是记者拍下这张照片,大家还能在这里发表评论吗?关键是要让大家知道建立和谐社会不是嘴上说说就行!   

新华网友 218.68.219.*    我认为这是一张事先构思好的摆拍照片!如果不,该新闻照片构图简单明了,震撼性强应属当世佳作,正因为作者在那里“守株待兔”猎取到了他们,震醒了各阶层人的重视,挽救了众多人的伤痛及生命!作者功大于过可歌!记得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嚗光过南京某食品厂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做月饼在全国震怒,各地上下都查处此类行为,请国人深思这个记者缺德吗?这类事件是可歌,还是可泣?

   新华网友 203.192.13.*   《马路陷阱太坑人》这组新闻照片作者抓拍的非常好,画面完美,主题突出,是一组突发新闻照片。

新华网友 202.84.17.*   如果没有看上去这么惨烈的照片,估计也不会引起大家如此的共鸣,也就更谈不上主管部门的重视了,这一个角度看,记者还是好记者。

新华网友 222.84.127.*  管路的人干什么吃,养路费的那里去?同胞们不要怪记者同志,他尽责了,该查查管路的干什么吃,知道不?

其他:

 

新华网友 221.235.185.*   我有一万个理由说:这不是马路的错!   

新华网友 219.144.231.*   为能拍到此的记者感到“不容易”,但更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新华网友 219.130.54.*   我有切身体会,没有警示牌,没有护栏,现在我的腿还在受伤呢

    新华网友 210.34.4.*   其实厦门的路不是特别坏,而是这种现象与厦门的身份不相称。最近,厦门在大修市内道路,希望能够借文明城市检查评比之机。把道路做好管好。    

    新华网友 61.180.174.*  你信不信,这个人起来以后,骂一句她妈的,然后就走了,他不会放个标志在那儿,这就是挨摔也该摔的。

新华社记者谈记者的良心与道德

 

    [lindalan] 现在关于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是个热点问题,是业内和受众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一直没有客观的标准,你们经历过这么多的新闻事件,我想问一个问题,比方说一张国际上获大奖的新闻图片,前面是一个爬行的小孩,已经奄奄一息了,他的背后就是一只秃鹫,这是一张非常有震撼力的照片,如果你是这个记者,你是会拍下来,还是会把秃鹫赶走,救下这个孩子呢?在你们的采访工作中,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的情景,面对职业道德和普通人的道德,做何选择呢?谢谢!

    [新华社记者 朱玉] 我知道这张照片,是很有震撼力的照片。我不知道背景,是秃鹫想把这个孩子抓走还是怎么样。如果有一个时间允许,比如这个秃鹫只不过想过去侵害这个孩子,我作为一个记者,觉得时间来得及,那我就照下照片,然后把秃鹫赶走,来救这个孩子。如果这个时间不允许我这样反应,就是要么救孩子,要么要这个图片,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救孩子,不要图片。我觉得一个记者的荣誉没有一个人的荣誉更重要。这是一个大范围和狭窄范围的选择,一个图片没有一个人的生命重要。

[新华社记者 程瑛] 普通人的道德和职业道德是不冲突的,普通人的道德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的基本本色,上面才是职业道德。面对紧急关头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一个人要做的事,而不是一个职业人要做的事。在这个基础上才去完成好职业要求的东西。

 [主持人] 如果你不去拍这张照片,你救的是一个人。如果把这个照片传播出去,可能会救很多孩子?

    [新华社记者 朱玉] 救孩子的条件是唯一的,要么拍这种照片,要么救这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毫不犹豫的救孩子。如果说照了这个照片对社会有很大启迪,意义远大于救这个孩子,但是我一辈子不会原谅自己做过这样的事情,就是面对一个孩子,我没有救他。

    [新华社记者 程瑛] 超过一个人的道德底线,这是不可容忍的。

记者的职业和生活的角色哪一个更重要?

编者按:关于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但也一直没有客观的标准

。当一名记者面对一场危难或紧急情况的时候,是该冲上去忠实纪录眼前的场景

、履行一个做记者的职责,还是忘掉记者的身份,首先做一个普通公民去干涉事

件的发生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有时候好记者不一定是好公民。面

对这种两难的境地,如果你是记者,你会怎么做呢?

------------------------------------------------------

5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

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

,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 新华社发(柳涛 摄)

 

网友评论:批评之声大于赞扬

这组照片忠实记录了5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的情景。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针对这组照片,很多网民认为记者不就路上有坑提醒路人,而是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的做法应受谴责:“照片拍得倒是精彩,可拍照的人太缺德。明知有坑不设路障,却满怀信心地等着人栽跟头”,“记者肯定知道会出事,就在一边看着,鄙视”。

但也有赞扬这位记者职业道德的,如,“记者做得很好很客观,记者本来就是以旁观者身份存在才是专业的,如果其介入那么他就不是一个专业称职的记者了,他就变成义工了”,看来马路陷阱确实该好好整顿一下了,摄影记者报道的很及时啊”。也有个别网友认为该受指责的不是记者,“摔跤者真可怜,厦门市有关部门应该负责”。

拍摄记者:

摄影记者柳涛在接受采访时很认真地说:“我刚去看了,那个坑被填平了,但不够牢固,再来一场大雨,可能还会形成水坑。”     他介绍了拍这组照片的全过程,“当时厦门有台风、暴雨,我经过这个路段,有个人见我背着摄像机,问我是不是记者,我说是。他说,这路面有个坑,已经有人在那里摔过跤了,你们媒体最好报道一下。我照着他指的地方去看,一片水汪汪,不要说坑了,整个路面都看不清楚。出于新闻记者的敏感,我就端着相机在那里等,后来有一个骑车人经过时摔倒了,于是我把过程拍了下来。”

网友热议

反方:

 

新华网友 61.55.245.*   拍这组照片的人真没公德,把抢新闻,抢热点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新华网友 221.216.8.*  必须搞清楚什么是“责任”,曝光食品厂违法是正常的应该鼓励,有食品厂违法而不查应是工商局和质监局的责任;而守株待兔等着别人用生命表演是记者的卑鄙,从理论上讲应该也是触犯法律。这和窝藏嫌疑犯没什么区别。

    新华网友 222.132.155.*  这个记者还真有心抓拍,不去找个牌子告诉大家这里危险!我们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哪里去了?我的老师告诉我是防范而不是等待

    新华网友 221.198.20.*  我怀疑此记者的职业道德的:从照片来看,很有可能他已经在那里等了很久了,就等着有人骑车掉进去。如果这种猜测是真的,那只能说:悲乎,哀哉!

    新华网友 221.203.184.*   这个摄影记者怎么这么坏,镜头对准陷阱等着过路人陷入水坑拍照,我看这个记者比偷井盖的人还可恨。

正方

新华网友 220.184.252.*   为什么要为难记者,如果不是记者拍下这张照片,大家还能在这里发表评论吗?关键是要让大家知道建立和谐社会不是嘴上说说就行!   

新华网友 218.68.219.*    我认为这是一张事先构思好的摆拍照片!如果不,该新闻照片构图简单明了,震撼性强应属当世佳作,正因为作者在那里“守株待兔”猎取到了他们,震醒了各阶层人的重视,挽救了众多人的伤痛及生命!作者功大于过可歌!记得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嚗光过南京某食品厂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做月饼在全国震怒,各地上下都查处此类行为,请国人深思这个记者缺德吗?这类事件是可歌,还是可泣?

   新华网友 203.192.13.*   《马路陷阱太坑人》这组新闻照片作者抓拍的非常好,画面完美,主题突出,是一组突发新闻照片。

新华网友 202.84.17.*   如果没有看上去这么惨烈的照片,估计也不会引起大家如此的共鸣,也就更谈不上主管部门的重视了,这一个角度看,记者还是好记者。

新华网友 222.84.127.*  管路的人干什么吃,养路费的那里去?同胞们不要怪记者同志,他尽责了,该查查管路的干什么吃,知道不?

其他:

 

新华网友 221.235.185.*   我有一万个理由说:这不是马路的错!   

新华网友 219.144.231.*   为能拍到此的记者感到“不容易”,但更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新华网友 219.130.54.*   我有切身体会,没有警示牌,没有护栏,现在我的腿还在受伤呢

    新华网友 210.34.4.*   其实厦门的路不是特别坏,而是这种现象与厦门的身份不相称。最近,厦门在大修市内道路,希望能够借文明城市检查评比之机。把道路做好管好。    

    新华网友 61.180.174.*  你信不信,这个人起来以后,骂一句她妈的,然后就走了,他不会放个标志在那儿,这就是挨摔也该摔的。

新华社记者谈记者的良心与道德

 

    [lindalan] 现在关于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是个热点问题,是业内和受众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一直没有客观的标准,你们经历过这么多的新闻事件,我想问一个问题,比方说一张国际上获大奖的新闻图片,前面是一个爬行的小孩,已经奄奄一息了,他的背后就是一只秃鹫,这是一张非常有震撼力的照片,如果你是这个记者,你是会拍下来,还是会把秃鹫赶走,救下这个孩子呢?在你们的采访工作中,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的情景,面对职业道德和普通人的道德,做何选择呢?谢谢!

    [新华社记者 朱玉] 我知道这张照片,是很有震撼力的照片。我不知道背景,是秃鹫想把这个孩子抓走还是怎么样。如果有一个时间允许,比如这个秃鹫只不过想过去侵害这个孩子,我作为一个记者,觉得时间来得及,那我就照下照片,然后把秃鹫赶走,来救这个孩子。如果这个时间不允许我这样反应,就是要么救孩子,要么要这个图片,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救孩子,不要图片。我觉得一个记者的荣誉没有一个人的荣誉更重要。这是一个大范围和狭窄范围的选择,一个图片没有一个人的生命重要。

[新华社记者 程瑛] 普通人的道德和职业道德是不冲突的,普通人的道德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的基本本色,上面才是职业道德。面对紧急关头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一个人要做的事,而不是一个职业人要做的事。在这个基础上才去完成好职业要求的东西。

 [主持人] 如果你不去拍这张照片,你救的是一个人。如果把这个照片传播出去,可能会救很多孩子?

    [新华社记者 朱玉] 救孩子的条件是唯一的,要么拍这种照片,要么救这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毫不犹豫的救孩子。如果说照了这个照片对社会有很大启迪,意义远大于救这个孩子,但是我一辈子不会原谅自己做过这样的事情,就是面对一个孩子,我没有救他。

    [新华社记者 程瑛] 超过一个人的道德底线,这是不可容忍的。


顶一下(33 写日记 1237019 224579
上一篇:写在2006最后下一篇:无题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