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开播以来,我苦于该剧节奏超慢,实在是本人耐心有限,好在不久在网上就找到了该剧全集的资源,下了下来可以“跳跃”式观看。本人觉得文戏确实没多少意思,一群大老爷们没事干互相掐来掐去的。不过该剧的武戏部分还是比较认真的,也很有看头。下面我就说说历史上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首先我得告诉大家,历史上是有这么一回事的,故事发生的地点:电视剧里的天门山、禅达、和顺镇分别对应的是松山、保山、龙陵。我看了看态势,松山在怒江西岸与东岸的保山隔怒江相望,扼滇缅公路要冲,其后就是重镇龙陵。在怒江上有一条惠通桥连接着两岸。缅甸远征军第一次出兵作战失利后就通过惠通桥撤回东岸,而日军56师团一路追击,中国军队被迫炸桥凭借怒江天险与日军对峙。这个情形大致与电视剧里描述的态势相符。
历史上驻守松山的日军是56师团的一个1400人左右的松山守备队,敌酋是金光惠次郎。经过日本人的苦心经营,松山整个被挖空,地表的工事与地下的工事网络贯通形成一个坚固的体系,其地下通道中交通发达甚至可以通过坦克。地表的钢筋混凝土堡垒群是经过日军的抗炸实验的。日军的松山守备队人数上大概是一个联队的规模,(剧中是竹内连山的一个联队,兵力规模大致相符)但其火力是经过加强拥有95式坦克,大量的92式步兵炮,数不清的92歪把子机枪,以及部分105榴弹炮的。这个火力配置是可怖的,加上该守备队在松山佑三的56师团射击评比中成绩是名列第一的。所以至今想起日本人就觉得恶心。他们顽强到把松山挖空叫嚣可以吃掉中国的10个师。以前我看过凤凰卫视出的一个纪录片《中国远征军》,记者在松山实地拍摄的时候可以看到日军的工事构建的相当巧妙,坑道地堡互为依托可以喷射出一张强大的火力网。无疑松山攻坚战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攻坚战。
电视剧里担任天门山攻坚任务的是虞啸卿的和其两翼的两个师。而在历史上的松山战役,是国民党军发动的旨在打通滇缅公路滇西战役的一个环节。滇西战役国军投入兵力为20万,主要是20集团军打的(现在在云南腾冲还有一个二十集团军的国殇园),作为远征军得到了盟军飞机和武器的援助,战役企图就是解放以腾冲,龙陵,怒江西岸的沦陷国土,与驻印军在腊戌会师打通滇缅公路北端并连接中印公路这条中国抗战的生命线。指挥官是卫立煌,宋锡联。防御这一地带的日军是松山佑三56师团的两万余人。数量对比是10比1.担任松山主攻的先是71军,后来伤亡惨重没有啃动,就调来了李弥的第八军来打。相当与用一个军去打一个联队(团)的攻坚战。
是役美国人的飞机不停的炸,榴弹炮把山体也犁了几遍,等步兵冲锋时可恶的日军又从土里爬出来射杀中国士兵。我们尽管加强了美国人提供的火焰喷射器和肩扛贝祖卡反坦克火箭筒,但仍旧伤亡惨重,黑色的尸水浸染了土地,炸弹掀起残肢断臂漫天飞。松山一日不克攻击龙陵腾冲的中国军队补给就会一日比一日艰难,由于它扼公路要冲,就宛如一个血管上的毒瘤。(电视剧中的中国士兵换装的美式装备火焰喷射器和贝祖卡在对付地堡时颇为顺手,而装备了美制汤普森冲锋枪的中国士兵在近距离冲锋时也比日军的三八大盖顺手的多。但是打完地表的还有地下的,日本人确实可恶。)
后来,蒋介石给李弥下了死命令九一八国耻日前必须攻克否则副军长李弥就得正法了。李弥也拼红了眼几乎把整团整团的人投入这个绞肉机。后来按照美国人的设计计算中国的工兵向山体内挖掘了地道埋设了7吨炸药,爆炸时把整个松山山顶部分都炸没了,爆炸时巨大的蘑菇云升起,和核弹引爆的样子很像。其主堡整个也炸没了,中国军队潮水般涌入,结果惊人的发现日军居然在废墟里顽强抵抗。李弥拼的干脆自己带了特务营上去。简直变成一群野兽去打另外一群疯子!松山攻克了,李弥回来时的样子和一个野人差不多。为了这1400个日军我们死了8000多人,连很多文职的秘书参谋全都填了进去。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故事。
李弥后来官运不错,提为第八军正军长,在解放战争中官至13兵团司令。有时我在想,一将成名万骨枯。我要是李弥啊,这仗打完就不再从军了,死了那么多人,晚上会睡不着的。但人家李司令估计睡得着,因为官升得不错啊。后来在解放战争中他的十三兵团被解放军报销,他居然顽强的退到了缅甸。这点他比起他在滇西战役中的战友陈明仁上将来说脑子就糊涂多了。不过慈帅不掌兵,无毒不丈夫嘛!这点上他和虞啸卿还是有几分相似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