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我们能坚持么?我们会坚持的!

陈志方 [苦涩] 2013-03-27 14:45:14 星期三 晴天 查看:196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今天,党支部搞了个小型的募捐仪式,回来的路上我们在谈论这次从国务院公示到全国响应所反应出国家的行动力和人民的积极性。的确,以往我们开个小会宣布一件事情,到这个事情最后落实都需要几天的时间,一个年级或一个院系都不说了,何况是一个偌大的中国。然而,从前天通知下达到昨天下午两点二十八分,不到一天的时间,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体响应,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的人民都在为四川死难的同胞默哀,一幕幕团结一致的场景让我感动到不行~昨天下午,整个中国沉默了,所有同胞在默哀,那一刻,低垂的国旗不再孤独。我再次深感国人的血性和民族的精神!

 

  以前读书的时候有句话一直激励我,曾国藩说“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如今我觉得可以用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的爱心让人很有力量,我们的力量会有恒吗?当然我希望是如此的。

 

  大家都知道,地震是地球上危害最严重的灾难了,因为人类的所有物质全都在地面,因此它的影响也将是极其深远的。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完全摆脱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阴影,它的灾后重建,人民创伤的回复仍在继续,由此可知这次8.0级的地震意味着什么。或许是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分界点吧,我们是一群即将告别单纯的消费而要进入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我意识到我们今后的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或多或少的与这次灾难有着某些联系,我们应该要有这种意识和责任感。

 

  灾难发生的初期,人民的行动让每个人都感到欣慰不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一刻诠释得如此的真切而深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灾难真正考验人的另一个困难就随之出现了,如何善后?如何恢复?治伤容易疗伤难,灾民怎么安排?房屋如何重建?经济生产如何恢复?遇难者如何安置?卫生、交通、环境、水利、教育、能源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国家和人民面前,而这时仍然需要我们大家伸出援手,爱心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我所希望的也是如此,我们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持续的对灾区予以关注,在今后的岁月中仍能随时的将爱心奉献并付诸行动;企业能够一如既往的为灾区和灾民提供生产生活上的援助;媒体和舆论也能给予更多的人性的关怀和宣传……那样,我们才真正的战胜了可怕的灾难!这或许要一年,五年,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

 

 

PS.上午在网上看央视“爱的奉献”赈灾募捐晚会视频,慢慢的感觉到了一个让人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寝室的同学也都觉得说不过去了,但愿只是个别和少数。央视记者在连线现场采访一位叫做蒋敏的女民警,因为她的双亲和女儿都在地震中离开了她,而她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于是央视的一位记者便在全国人民面前采访她,但是我们总觉得太残忍,“请问你的家人都怎么样了?”“你的家人都在地震中丧生了,你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你遭受怎么大的打击为什么还能坚持在工作岗位呢?”“当你看到这些灾民的时候,会想起你死去的家人么?”(具体我没有记录,大意就这些吧)……如此云云,类似的问题不断。这种场景我们并不是第一次看到啊~

 

  我很清楚作为新闻工作者确实有义务通过一些简单直接的问题便于让观众了解事实和真相,因此有时记者问的问题会让人显得多余而幼稚,因为这是一种让被采访者心情和思想最好表达的方式。然而在这场灾难中,在这些场合,我们觉得应该抛弃新闻信息采访搜集那些陈规和方法,应该变通了,不能再一味的为了获取最真实、鲜活的素材和感人的事迹,而不顾被采访者的心情。更不能为了达到感人的目的来利用悲痛者的悲痛,来渲染某种气氛,我们的目的是减少伤痛,抚慰心灵的创伤,而不是单纯的以伤痛来唤起更多的悲痛和同情~我想这些天全国人民的眼泪已经流得够多的了,央视不是自己也经常报道灾后人们的心理康复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比身体的创伤来得更深远。

 

  所以,我就想说说上面的话,政府首次为国家领导人以外的人降半旗志哀,号召举国哀悼,这些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关怀,那么这种关怀是不是应该更广泛的传播开来呢?希望是我多虑了~

 

 

 

顶一下(33 写日记 1235288 226470
上一篇:最是一年春好处下一篇:解读伤心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