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夏天的炎热一定曾烧毁了我的文字,于是所有带 “文”的东西都将与我失之交臂。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大脑一而再再而三的干涸,关于词汇、关于文思一并都悄然而逝,我知道年轻的自己见识与知识都存在各种缺陷,也因为每日繁忙的工作与业务让身心都倍感疲劳,那些残留下的无边无际的困顿和劳累折磨着我,唯有让深爱又不得不任其滑过的文思,一并在痛苦呻吟中被舍弃,这对于爱文、喜文、学文的人来说是一种怎样伤感的情绪?
自觉着文字是一种有力量、有生命和灵魂的东西,我的一生怎么可以任它长长久久的离去?
我想,决定深造、投身于文学的更高层次是自我鼓励的动力了。
买了自考文学专业的课本,一些辅导和往年的考题占了书架相当多的位置,工作与自考同步进行的路途相当漫长而艰难,特别是换来一些鄙笑的眼光与语句。这儿我要说到我的工作,关于人力资源和财务方面的,也就是说我有一个双重而复杂的工作职务,自己拼命的省下时间深造、提高的专业却并非是与工作对口,于是常有人笑我犯了“文痴”,甚至有人当面和侧面的笑话我是一个“作家”,言论中带着一种冷笑与嘈讽。而此时我沉浸在一大堆的自考书和试卷里迷醉,满脸写着“只识书香阵阵,不闻外人鄙疑”的态度。
老实说,学文的我没有各种利益的思想。
从学文延续到个人写文,这需要作者投入真实的情感,去创造或发掘更多、更好的文字作品,并且让他人在读文时产生一定的思想和感悟上的收获,当然这些我说得很浅薄,很片面,只因我也是文学里的一个婴儿,我正在学习、正在成长。但是我确实想过,如果单单以名誉、利益为最终目标的话,我们的文学会变成什么?人们悟出来的理儿是不是也带有虚荣的色彩呢?
我心底的文学、文字是有教育意义的,她是一盏在黑夜里欲来欲明亮的不灭之灯,她能包容我们、指引我们方向,是我们思想的母亲,为此在学习、读感前人或是名人的文章时,才会潸然泪下或是感慨颇多,或者得到某种深层次的启示。
我的自考之路真是曲曲折折,这或者该说是很多一边自考一边工作的人都有遇到的问题,比如前一次的考试好不容易备考了,满满的希望考试那一天好好的发挥一下,公司突然甩给你一项任务――“出差去吧!”这一消息犹如晴空劈雷,一万个一亿个的不愿,但还是只能放弃,晕呼呼的整理了文件和行礼,隔天的时候人已经不在这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展开新的工作项目了,偶尔盯着天空的那一个方向,想想怀念的考场,默默的在心底说声:“我忠爱的文学你等我吧,与你有诺,不管时间多长!”
我与文学有个承诺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