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热乎乎的年夜饭,冷嗖嗖的劳工权

郑一强.CYU [感伤] 2013-03-25 03:22:53 星期一 晴天 查看:143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春节临近,本地大小酒店早早挂出“预定年饭”的招牌。和父母协商:要不这顿年夜饭就不在家做了,咱也到酒店吃吧,简单方便。老爸老妈坚决反对,开始以为他们怕多花冤枉钱,逼得急了,老妈才说出实情:我见不得大年夜还得上班的服务员的脸!

    我说,他们算加班,额外给工钱呢。老妈说,他们的父母也在家盼着呢,哪是多给一两天工钱的事儿;城里人过年团圆,农村人就不想着团圆?我说,咱不去别人也去。老妈说,别人去不去我不管,反正咱不去。父母是3年前才从大连老家到西安来跟我一起住的,虽然以往每年都一起过除夕,却深知子女离家遥远的相思之苦。所以,最后我也妥协了,打算继续享受除夕一家人在厨房煎炒烹炸的辛苦与快乐。

    这种选择,在当下似乎有些非主流且“不合时宜”。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把节假日的商场照常上班、饭店正常营业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越是火爆,越可以作为“假日市场繁荣”的象征。但“市场繁荣”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大量劳动者尤其是进城务工的服务业劳务人员,以不能正常休假做出的牺牲,对此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

    至于国人格外重视的“除夕团圆”到底被怎么估计,据我所知,好一点的,是额外发个红包,或年后回家时报销路费,做点补偿;中不溜儿的,是调休几天,两相抵消;更差的,则是以“要走就别再回来”相要挟,很多人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也只能妥协。

    过去我们往往觉得,这是市场调节的合理结果;反倒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对此会“友邦惊诧”一番。几年前接待过几个德国客人,正赶上“十一”黄金周,跟他们挤了两个商场一家饭店,老外就“少见多怪”地瞪大眼睛:不是法定假日吗,怎么还有那么多服务员上班,难道他们不休息吗?很多去国外的友人回来也感慨,在欧洲很多地方考察,晚上和周末才有闲暇到商场逛逛,可除了夜生活消费场所,很多大众场所到五六点就关门谢客,周末干脆不开门,背后的逻辑是:顾客是上帝,服务员也是上帝,后者不能总是为了前者而“牺牲”得没了一点自我。

    我无意于给“繁荣”的假日市场泼冷水,只想对火热的年夜饭市场提供另一种解读。我尊重到酒店吃年夜饭的选择,也更期待除夕的万家灯火里,都有团聚的欢乐。所以,我更尊重在自家厨房烹饪年夜饭的人,对于那些年三十关门谢客、让员工回家过年的酒店,也会多一份尊敬。  (毕诗成)——摘自12月12日《四川工人日报》

顶一下(32 写日记 1230512 232872
上一篇:陈旧往事下一篇:实习马上就结束了!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