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避不开、也是最根本的、无疑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共产党人在与政敌夺权的年代,前两者特别突出,共产党人反其道而行,显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一批政治精英对于当时中国国情的了解和把握。第二,笼络人心、打统战牌也是中共夺取政权的一大法宝。这一点,他的对手国民党显然是失策的。建国之后,即便是面对同一社会主义阵营内的苏联老大哥的压力,毛泽东依然坚持捍卫本国主权,独立自主。鲜明表达了不能以政治上的自立换取经济上的发展的观点。
以上三方面有机融入了毛泽东思想的体系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工作)。当然,如果历史地来看,这三方面在毛泽东个人经历或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均有所侧重,有些则被淡化甚至抹煞了。好在了,它们又都在毛的继任者邓小平那里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之前放映的《恰同学少年》。该剧在我看来是一条捷径,一条使厚重的、具有历史感的思想理论体系继续影响现时代中国大众的捷径——流行元素的加入,美其名曰“红色偶像剧”。这是一个值得多学科、多角度探讨的有趣现象。该剧的新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外形俊朗、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气宇轩昂的青年毛泽东形象以及师生亲友群像。这些恐怕在古月等一些老艺术家眼中是难以想象的。不过,收视率显示了以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为素材的这部红色偶像剧还是很有市场的。
这一点,可以理解为是对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暗合。毕竟,与时俱进也是中国特色之一嘛。
在我对于毛泽东思想及毛泽东个人的现阶段认识即将阐释完毕之前,仍想补一句:毛泽东走下神坛之后,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