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单位这两个多月的时候,对单位也算有个朦胧大概的认识了~~因为我来的是国企,所以,我觉得我的有关想法可能只是代表我所在的这类企业,对其他类型单位而言,并不一定正确,如有偏颇之处,还望包涵并谅解。
进入单位之初,本人就地感受到广外学子们的优越性——那就是善于表达自己想法,不怯场,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因为这种优势很容易就在新人入职培训的时候脱颖而出,所以,让我有些许成就感。但是,很快我就感觉到深深的疑惑之中,就是关于我们职业发展的前途问题。
由于我们企业是属于制造业这一类,而且本人现在的岗位是财务岗,所以今后主要面对的工作是制造业的财务工作,而且,工作中很多是属于基础类的,并没有像高级财务课中那样的要用到许多高级的财会知识。所以,工作的现实可能会与我之前想象中那样能发挥许多专业知识有些许落差。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在企业中能够发展起来的人才,绝大多数都是和这企业本身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的。比如,我们这种单位,能够在以后走上高级管理岗位的领导,绝大多数都是出自于与该单位息息相关的专业岗位,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等专业。在我们国家现在还是以第二产业为经济主导的现实国情中,实话实说,许多大企业的领导大部分是出自于与这些产业有血肉相连的专业,其他专业的人,来到这类型企业中,往往是很不容易的。事实胜于雄辩,君不见,华工、中大的校友中能够做到大企业领导的或者任职政界领导的,比比皆是,而我们学校的杰出人才多出于商界,而且大部分是搭乘改革开放这股政策东风发迹起来的。
我并不是想诋毁我最爱的母校,儿不嫌母丑,我只是想通了一点我以前的疑惑。或许,“广外学生后劲不足”的原因可能还有许多,比如说:动手能力差、过于骄傲等等。但是,有些时候,有些东西是天生就这样注定的,我们需要明白这些道理。明白了,或许能够减轻我们怨天尤人的消极情绪,这正如我不是一个富二代那样简单,哈哈。
总之,希望各位校友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思考,多计划。有些东西可能天生已经注定好了,但是,能够努力和命运抗争,掐住命运的咽喉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二级的人才是善于抓住机会,而一级的人才则是善于创造机会。
最后,望与各位有志青年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