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老人的背影伴着夕阳的余晖慢慢消失。
小说通过福贵的叙述讲述了一个动荡年代,一个普通人的苦难经历,以及他那朴素的人生观的变化,老人看似平常但不平凡的苦难经历,似乎是那个变革时代的缩影,年轻时的纨绔,他那无知的有点幼稚的罪恶似乎让人生不起半点的恨,甚至是蔑视,家珍的忍耐和顺从也没有博得星点的同情,不知道是作者的刻意而为,还是意外的效果。一个那个年代很多人的经历,放到福贵身上似乎让人更觉得战争的残酷,小人物的无能为例,当他的这段经历成为他以后人生的资本时,似乎冥冥之中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当龙二被人打倒时,心中似乎有些许福贵式的幸灾乐祸,有庆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的死似乎让他得到了解脱,过早的用自己的鲜血承担了他这代人应有的责任,春生的道歉显得是那样无足轻重,他们那代人用鲜血换来的生活,还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而这样的血液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注入,而这样奉献过的生命在那个年代似乎永远也体现不了他的价值,何况是一个小男孩。凤霞的一生让我落泪了,这是一个活着的人为一个活着的人流的眼泪,不知道是境遇类似,还是一种莫名的东西,不曾有过和不曾想过的思绪缠绕着我,二喜的爱是伟大的,伟大得平凡的伟大。苦根的命运似乎预示着那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本该由福贵结束的时代,却过早的让这个小男孩结束了。也许作者还有希望,希望福贵用他那苦难的一生来见证一个新的世界的来临,而谁又能保证这个世界不会复制福贵曾有过的苦难呢。
老黄牛的远去的背影,不是福贵的人生,他只是福贵苦难人生中最宁静的写照,而他们最后的命运也许,不,只能静静的离去。
活着 只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