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无闲情,密林深处有轻音。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经历密林深处伐木场的感受。时隔多年,感受依然相当强烈,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坎上。
这个伐木场具体方位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是在南山至迪口公路旁的一座山上。那天一早我们从南山出发沿着公路前行。一路的景色在《走出街口有风光》一文介绍过,这里不再赘述。
到了一个岔路口,家兄让我独自上伐木场,并简单地向我作了场情介绍。左望路旁隔溪大山,森林密布,满山绿色,陡峭的山坡上一条裸露着山岩的竖状冲刷带,不长一根草木,下方一个地面平台横七竖八地堆着许多原木。我肩挑瓷器担子,无暇欣赏眼前的潺潺流水,过桥向着山坡林间一条小道嘎吱而上。
是一口气上到了山上,还是中途作了几次歇息,这已经不太重要了。记得作了一段时间的攀登。当我依稀可见山上伐木场时,心里有一阵激动。这种激动旁人应该可以想像得到。从小在海边长大,第一次远离家门,第一次亲近林中伐木现场,而且已经嗅到了阵阵木香,可谓是一路好奇一路探寻。
到了山上,一个不太宽阔的作业面,场地上垒着大大小小的原木;一条运载原要的机车道穿场而过,机车道右边的缓缓的坡地上建有许多房屋,有办公楼,也有员工宿舍,还有作其他用途。房屋四周是遮天蔽日的森林。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天外有天,山上有山。机车道由作业面向着山上山延伸而去,消失在密林深处。掂量肩上的担子,略感失落,万水千山来到这里,却欣赏不到现场伐木,听不见伐木声声。直到许多年以后自己在山区工作期间,这个夙愿才得以实现。
此时,我仿佛能够想像当初这个伐木场工人的伐木情形:密林深处,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的工人,对着一棵大树琢磨着方向,在树干底部落钜点的相对处劈下几斧,再手持电钜沿着落钜点兹兹而入,一棵大树就哗啦啦地倾斜,紧接着轰然倒下。也仿佛回到了当初的岁月,稚问伐木工人何为间伐、为何要间伐,为何不运出寿寝正终的众人合抱粗的古木、而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在风雨的林中腐朽。
我轻挑着担子再次回到刚才的作业面,印象已是接近傍晚时分。一列机车正从林中徐徐驶出,停靠在作业面中转站。中转站里侧摆放着一堆堆从林中运出来的原木,外侧有一条铺埋半露原木油光发亮的凹状滑道,向着那条冲刷带陡斜而去。这时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奥密,只等待站上操作手来验证。果然操作手一按电源开关铵钮,一根根原木有序地倾卸而出,顺着原木滑道滋溜溜地滑去,如行云流水,轻音浅韵。
多一次经历,多一次见识,多一次体验,甚至是多一次对生活的感悟。现场能够感受得到伐木工人的忙碌,能够感受得到他们的幸苦,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热情。这对于时过境迁的我来说,在回忆30年前南山之行时,不能错漏也不能忘却的一幕。
5月8日 晴
高山流水无闲情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