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所趋,不过这些厂商的确是算好了每一步的性能和价格平衡,谁也不多走一步。寡头垄断,没办法。
--------------
佳能(我的尼康相机赞助公司)今天发布了最新的相机1D Mark IV(中文名我翻译成了“一地马克思”),之前我还想,如果这次佳能推出的相机价格、像素、画幅合适的话,去他妈的,我换佳能玩了。结果呢,某些方面确实很诱人,但是增加了一个我讨厌的摄像功能。之前尼康推出D3s就让我彻底失望了一番。我一直觉得,尼康和佳能都他娘的是一个公司的,就是贴的商标不同而已,每次都商量好一起出新产品。我估计在未来的岁月里,不管什么135相机,都会增加一个摄录功能,然后价格再高的离谱一点,我要是换炮绝对是太亏了。摄影我还没搞明白,就逼我学摄像,太坏了。再说了,我如果想摄像,我干嘛不买一台摄像机呢。
当手机上出现拍照功能我就觉得是对相机的侮辱,当相机上出现摄像功能我就觉得是对摄像机的侮辱,所以,摄像机上必须出现电话功能,才能侮辱一下电话,这样石头剪子布就和谐平衡了。最好,在摄像机旁边再加上一个烟灰缸的功能就更完美了。
有多少人用手机拍照?一定会很多,拍完了之后呢?除了喜欢得色的人自拍完传到网上显摆一番之外,它真没什么特别的功能。有人会说,你看很多新闻真相就是用手机拍下来的,要是没有手机你就不知道。对,可是这样的几率有多少呢?这些真相又怎么了?再或者,这些手机里大都保存着一些艳照,然后泄露出去变成一条社会新闻?让人满足以下偷窥欲望?事实上,自从有了互联网,人们的隐私观念就发生变化了,据说在20年后人们不存在隐私了。会出现一个网站,专门共享每个人交配的视频,当人们的承受心理达到一定程度——隐私、羞耻感、道德感都没有了,会形成新一层面的伦理道德价值观。这不是危言耸听,而且不是我说的,是一个美国人说的,丫还出了本书(回头我会介绍这本书的)。你现在24岁的话,你记住,你的下一代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会这么去做,你觉得很丢人,他们会觉得很享受。你想想,当人类把自己创造的文明都共享完了,可不就开始共享隐私和身体了吗。希望大家都活到这一天,经受他们的洗礼。
蛋扯得远了一点,有点不切实际。但是从一个科技进步角度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当人的底线越来越低,一定会把世界颠倒过来。从手机、相机、摄像机这类产品的进步就能看出来,它除了完善其本身特有的功能之外,一定要开发一些附加功能,主要是为了市场竞争,当摄录变成家常便饭,它就一定会变成家常便饭。然后美其名曰:科技以人为本,科技改变生活。
问题是,一定会有很多人像我这样out的人不喜欢手机上有拍照、摄像功能,相机上不喜欢有摄像功能,这些都单方面给我增加成本但我却不喜欢用(本人仍希望摄像机上有烟灰缸功能,方便陈晓卿老师边工作边吸烟,我这人就是够哥们)。一般,厂家在推出一件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它的新功能,比如现在流行的照相机摄像功能,会找一些对此有兴趣的摄影师培训一番,然后现身说法来创作一些作品,你我作为一群旁观的傻逼就会发现:我操,这功能不错啊,买!买完了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新功能都能让你很快掌握并专精,甚至这个烂功能你也不常用。但这笔钱你的的确确是花出去了。马克思只有一个,不会有一地马克思,如果有一地马克思,那就都不是马克思,数字时代就是想创造一地马克思,但世界上只有一个马克思,所有人幻觉成马克思……这话听着像绕口令,道理就是这样。这就像我每次走在南锣鼓巷的时候,会发现有一胡同的亨利·布勒松。
当然,按照一种站在巨人肩上的定律,第一代人看到电视机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这台机器的部分技术,今天没有人会琢磨电视机该怎么使用。同理,手机上有相机功能,相机上有摄像机功能,也不会觉得是件操作上的难题,看看说明书都会操作,甚至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不看说明书一样会操作。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真的觉得手机照相完全多余,相机录像完全多余,因为我用手机照相的机会并不多,并且就算是800万像素,那又怎么样了?不就是一时的新鲜劲儿吗。手机还是不能替代相机,相机还是不能代替摄像机。如果让我列举21世纪人类最愚蠢的发明,排名第一的是GFW,第二的是手机照相,第三的相机摄像……
事实上,我就从来没见过几千块钱的摄像机流行过。除了那些专业的摄像师和编导之外,你会从头到尾重新看一遍你拍过的几十甚至上百小时的视频吗?我的意思是,这些相机生产厂家已经掌握了很多提升相机拍照功能的技术,但是他们不想这方面的技术进步太快,要慢腾腾地提升急匆匆地挣钱,所以很可恶。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