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会有匆匆的那年
开始看这小说,也许是因为这名字吧,匆匆那年,断断续续。等了2个月这样,才找全整篇文章。
或许呢,故事很平常,想想自己,不经意连第二个本命年都过了。似乎,之前的人生只是匆匆的一瞬,还没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却已经毕业了。
80后的我们,或许一开始承载了太多的成见。
小时候听东方红,中学时却已经是四大天王。儿时计划经济的影子,靠着粮票供应食品,而现在却是经历着商品经济的大潮。小学马列主义大旗飘飘,可一路伴随着我们的,却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自由思潮。
作为80后前期的我们,也确是在这样的矛盾中艰难的前行。
当我们逐渐解放思想的时候,却背负了自私的包袱。
匆匆间,曾经的孩子,也要开始社会建设的重任了。恍惚中,却发现,很多时候自己都很彷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在追逐着什么。面对着现实的压力,更有父母的唠叨,渐渐的发现,我们的担子原来是这么的沉重。
因为年少,我们付出过很多。或许错误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但这成长的岁月,我们,却是用自己的尝试,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因为渴望而去付出,在过程中成长,在事后反思而成熟。
故事中,方茴为爱而坚持,一致长期的逃避,陈寻因为成长,不经意离开了方茴,乔然对方茴的默默守护,林嘉末勇敢爱背后的自私到真实…………
他们都是80后,而我们也是他们那样的80后,我们有着自己的生活,而故事中的他们,却是我们的影子。
20多年的岁月,20岁那年,你做过什么,现在,你又在做什么。匆匆中继续逝去的岁月,你的青春有过多少匆匆,还会有多少匆匆。
面对着这逝去,自己却一直在青春的路口徘徊。很想去寻找着什么,却发现自己却被束缚在了陌生的世界中。似乎已经想了4年了。或者更长时间。
想过人生,归属,自我实现的追求。不只是谁谁的谁,更重要的知道自己对于自身,你是谁。似乎,想明白了很多,可其实想来想去都是在绕圈,终将还是没有想清楚。
于是很想自己去寻找,却只能因为所谓的义务,逗留在青春的路口外。于是,一直想不明白,可一直还在想,想来想去,却越发的迷离。
正如一个简单的问题,回厦门的时间,从4号,因为回家晚了下定决心说5号。发现还是没有离去的心情,尽管有朋友在厦门待了很久就要离开了。再然后到今天,又有故人明天回到厦门了,而04已经算正式离校3天了。却好端端的手机出问题,死活要弄好。于是还在逗留。
是不想回厦门吗,全然不可能,是不舍下次不知道何时才能回的家吗。也许不可否认,但这就是全部了吗?
真的是乱,改到明天回厦门,却依然是迷糊,自己明天真的会走了吗?
不想去想,谁给我一个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