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胡思乱想】理性、人本与人性:80年代的中国开始复归至49年以前

钱佳庆 [分享] 2013-03-09 14:49:43 星期六 晴天 查看:123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20世纪欧美哲学、文艺天空弥漫着悲观的思想。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本”开始代替了“神本”,是对中世纪的一种反拨。

      在罗马时期,基督教作为一种国教,代表神权的教会组织具有更大的权威。教会组织对欧洲的影响更多地是积极的影响,如理性的思想。一般认为,教会对科学的supress,但正是教会组织保护了大批科学家,认为理性仅次于上帝。物理的、逻辑的东西开始浮出水面,大部分科学家源自于教会组织的神职人员。

     “人本”仰仗的力量是人的理性,靠自己将自己带入幸福生活,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了。

      至今是这样的主潮。欧美的自然科学大幅度发展,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众多农民走向机器,成为流水线的一部分。人成了机器的一部分,机械的了。人的理性得以高度发展。

 

 

      这一批人提前几百年预见到了理性给人带来的额问题。19世纪末,浪漫主义变得华丽、臃肿、冒泡的。现代主义崛起,较浪漫主义更怀疑人的理性,纠正浪漫主义,继续质疑人的理性,代表了一种更为悲观与失望的情绪,理性濒于崩溃。

      二次大战是人的理性弊端的集中爆发,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被用于武器的创造,预言着理性的彻底破产。欧美在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中对世界的看法何其悲观。

      这与20世纪50年代开启的新生政权的希望、理想是相互抵触的。

      20世纪80年代后经历了十年浩劫,生活质量十分差,国内广大年轻的知识阶层对“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的极度怀疑,开始寻求与20世纪40年代末被打断的传统,重新回归现代主义(达达主义、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等)。

      1949年之前文学的作品(人性)是现代主义的彰显,人性的黑暗、堕落与1949-1976年之间的文学中的光明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世纪80年代是十分朝气蓬勃的年代,90年代显得势利,但敬文东认为,90年代的文人中也有出彩的。

 


1.2;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A2MDU1MjA=/v.swf

 

顶一下(33 写日记 1171034 226397
上一篇:h搞笑下一篇:天津两日游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