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条帖子,说的是一个单身母亲抱怨自己的孩子看不起自己,打电话要么不接,要么就是要钱,回到家两个人还打架。这位母亲向记者哭诉道,她一个人把孩子养大不容易,即便是很困难,她现在依然每月给孩子500元,还给她买了电脑,她就不明白,她做了她所能够做的一切,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对她? 看了这条消息,感觉很可悲,是的,这母亲确实够可怜的,本来婚姻不幸,指望把孩子培养成才,自己也就解脱了,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出了这个问题,这位母亲只是一味的抱怨,为什么不找找原因,特别是自己的原因。我觉得这位母亲的问题是目前多数父母的通病。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什么都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要让孩子享受最好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时连手和口都不用动了。上学要最好的,传的用的都不能差,生怕孩子累着了,不让干一点活,不能收一点委屈,就像前段时间徐州的幼儿园老师打别人的孩子那样。花钱更是不能委屈了孩子。为了孩子,不惜学孟母三迁,可惜只学到了形式,孟母不光是三迁,她对孟子的教育那是没的说的。这样一味的给予,孩子已经习惯了,别人给我是应该的,我接受心安理得,我没有付出的习惯。因为一切太简单了,所以孩子不知道珍惜所得到的一切,只是一味的自私、无耻,成为社会的败类,看看目前的青少年犯罪就知道了。 这种方式和目前的生活方式很类似,目前的人一味的讲究大补,结果补得一大堆的毛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等,以这种方式追求健康的结果正如孟子所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是,犹缘木求鱼、煎水为冰,其不可得,明矣。生物体是一个出入平衡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如果一味得入而不让出,那肯定会出问题的。这就像一个水库,如果一味的蓄水,而不排泄,迟早水库会溃坝的。同样,孩子的教育也一样,一味的付出,收获的只能是溃坝的结果,到了那时不要再哭哭啼啼的抱怨了,只能怪自己了。教育的方法很多,都是现成的,不知道如何教育的好好学学吧,比如,《弟子规》,《福寿真经》。 可怜的父母,只会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为什么就没几个人反思呢?
子女教育方式和产生富贵病的原因
上一篇:《忠臣藏》再度登场 田村正和重回时代剧下一篇:别了,我的魔兽.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