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日本漫畫家怎麼這麼有默契,大家都用一樣的符號?別懷疑,在現實生活中,
是真的有那樣的符咒,而且其原理還是源自於我們中國老祖先的智慧。
是的,那就是日本史上名聲最響亮的陰陽師──安倍晴明的傑作。

你大概不知道陰陽師是甚麼吧!金庸小說裡濟弱扶傾的全真教道士?「勇者鬥惡龍」
遊戲裡的魔法師?還是卡通裡的「靈異教師神眉」?好像都有一點,又不是全然相同。
你可能猜不著,除了降妖伏魔外,他們可還是個政治人物呢!

至於這位日本史上留名的安倍晴明,那就真的是留芳百世了。假如你喜歡各式各樣的占卜,
你一定有機會接觸到一種「安倍晴名占卜法」;假如你是一部也不肯錯過的日劇熱愛者,
那你應該看過稻垣吾郎飾演的安倍晴明;假如你還是個日本漫畫通,那你很可能還看過
岡野玲子筆下的的陰陽師;至於風靡全日本的電影陰陽師就更不用講了,它更是
一舉把這位古人捧成現代偶像。而這些精彩的內容,全部都是改編自夢枕貘的《陰陽師》小說!
〔陰陽道與陰陽師〕
陰陽道的起源
所謂的陰陽道其實是源自於中國的「陰陽五行說」。就時間的演進上,甚可遠推至遠古傳說伏羲造八卦的年代,而至周朝大致發展完備,代表性的典籍為《易經》。「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論者視為構成世界萬物之五大元素。《陰陽師》主角安倍晴明所著的《占事略決》中,則將五行交互作用分為旺、相、死、囚、老五態,稱為「五行旺相死囚老法」。
古人藉由這套學說,結合八卦、五行、天干、地支等,用以解釋天地萬物的現象,也逐漸發展出一套推算時間、自然現象、人事推移的天文曆算與占卜的系統,可說是中國天文及曆法研究的基礎。
陰陽學的東傳與應用
西元第六世紀,中國的五經(包含《易經》)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這些學說以及同期傳至日本的各種方術,很快地獲得了天皇的重視,並將之應用在觀天象、定曆法,以至國運的占卜、政策的制定等用途。《陰陽師》故事背景的平安朝,正是此項學說在日本發展的鼎盛時期,而「陰陽道」這個名詞則是在第十世紀時正式出現在日本史料記載中。
陰陽道的應用,一開始是為了國家統治上的需要,例如判定祥瑞災異,或於建立新都時,勘定風水、地相,以尋求思考和行動上的參考準則的一切思想和理論,甚至包含軍事戰略及作戰情報的蒐集也都逐漸成為其執掌之一。平安時代後,為了回應朝廷貴族的需要,陰陽師也開始占卜、祭祀、判定吉凶時刻或方位。
何謂陰陽師
在對陰陽道最為狂熱的天武天皇時期,政府機關「陰陽寮」正式設置。除了最上層的長官「陰陽頭」之外,有陰陽博士一人、陰陽師六人、天文博士一人、曆博士一人及兩位漏刻博士。
所謂的陰陽師就是宮廷中負責卜筮、舉行祭儀、天文觀測的官職。簡單地說,可以說是占卜師,或是幻術師。他們不但懂得觀星宿、通曉人相學,也會看方位、占卜、畫符念咒致人於死、施行幻術。對於人們看不見的力量──例如命運、靈魂、鬼怪之事,都深知原委,並具有支配這些神工鬼力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