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第二次演讲1

jywchina [开心] 2009-07-02 22:15:43 星期四 晴天 查看:161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诚实做人 踏实做事
    
     (我是最后一名演讲者,我首先就说:演讲进入尾声,精彩还在继续。)
    今天我站在这里,参加竞选的演讲,回顾自己的经历,审视自己的能力,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如烟的往事一件件浮现在我的眼前。
    1964年4月,我出生在赣州市一个工人家庭,在我的老家南康县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度过了我青涩而欢乐的童年。1981年高中毕业后,我参军来到福建前线我军第一支水陆两用坦克部队。在当士兵的三年时间里,获得过全团冲锋枪射击比赛第一名和装弹能手称号。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学院深造,毕业后分配在南昌陆军学院。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研制的“昼多功能光学瞄准检查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并获南京军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与人合作编写的《邓小平军队质量建设思想研究》一书已经成为多所军事院校的教材;参加了总后勤部的“军事思维效率研究”科题组,科研成果编成了一本书《军事思维效率引论》,以上两本书均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8岁我参军到部队,一干就是18年。经过人民解放军这个大熔炉18年的锤炼,使我养成了听党指挥,服从领导,忠于职守,雷厉风行,坚韧不拔的作风。为我做好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是在香港回归的每二天,即1997年7月2日,从南昌陆军学院转业到民政厅工作的。转眼间,我在民政厅机关工作已有近12个年头。在这12年当中,我经历了多次访贫问苦,让我目睹山村的贫困、农民的朴实和特困群众的艰难;经受过98特大洪水的洗礼,参加过厅里组织的抗洪突击队,让我与大家结下了风雨同舟的患难真情;从事了5年多的殡葬管理工作,对生老病死的理解有了理性的升华;从事了6年多的优抚双拥工作,让我领略了红土地上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诗章;参加过许多厅里的中心工作,让我对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回首自己的经历,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无论在社会事务还是在优抚双拥,我对自已的一贯要求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2002年从事优抚双拥工作以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次考评,两次安置,三次会议,多次走访慰问部队活动。
    1、一次双拥模范城的考评:从2006年5月中旬开始的全省双拥模范城的考评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但在这之前准备工作中,我先后草拟了《江西省创建双拥模范城命名管理实施办法》、考评工作方案和《考评标准》。对申报的56个市县区、5名爱国拥军模范、222个先进单位和个人的材料进行了逐一的筛选和整理归档工作。制作了考评数据量化表,使考评工作更加直观。考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经常是上午听汇报,下午检查,第二天就要反馈意见。为写好反馈意见,晚上经常加班加点,有几次都工作到凌晨2点多钟,尽管有点辛苦,但能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2、两次驻昌部队的随军家属就业安置:2004年,新一轮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开始,符合条件的有117名。这次安置与以往不同,主要在省直单位安置。我与省人事厅、省劳动厅、省军区政治部一道,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接收安置工作。草拟了安置方案,出台了《驻赣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意见》,我省的指令性计划安置与市场就业相结合的办法,受到全国双拥办的好评,并转发了我们的文件。第二次是2005年的17名飞行员的家属,在省领导的直接关心下,通过多方协调,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安置任务,受到空军总部首长的赞扬。2007年,在杭州召开的南京战区部队干部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工作会上,省双拥办受到南京军区首长的表彰。(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随军家属安置,还没有结束
    3、三次大型会议:两次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一次全省双拥工作会议。每次会议,省委书记、省长、和省人大、省政协等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都要出席。在这三次会议当中,我主要参与了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草拟了孟书记和黄省长的讲话稿,草拟了彭宏松副书记的工作报告,草拟了主持词和表彰决定。由于这几次会议规格高,人数多,每次都在1500人以上,工作不能出一点差错。在这三次会议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各位领导和兄弟处室及同志们的大力帮助,是我完成工作的前提。
    4、多次省领导走访慰问部队活动的组织:南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拥军优属是江西人民的优良传统。每年“八一”、春节期间,省领导都要亲自参加电影招待会或走访慰问部队。我主要担当方案的草拟和协调工作,特别是走访慰问活动,每个组都要有多名厅局长陪同,每次活动的方案,一方面要做好与部队的沟通工作,一方面还要将方案一一送到有关厅局,协调工作任务是相当繁重的。

顶一下(34 写日记 115473 41459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