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看这片时,以为会一直惦记到我的17岁。可悲的是,10年后再次想起,现在的我还像当年的林林一样抱着洋娃娃,吃着麦当劳,困惑着人生的“困惑”。
当年我喜欢的是宇凌和乐心,尽管她俩性格迥异。乐心是个善良有爱的姑娘,认为规是圆不是什么坏的事情,不伤害人就成。宇凌是那种横冲直撞、精力充沛的小女强人。乐心说她是“一辆电力十足的坦克”。
雷蒙,在戏里戏外貌似都挺受欢迎。我倒谈不上喜欢。编剧把他设置成一个除了成绩不好,其他都很优秀的男生。那时候我的理论还停留在:成绩不好只有两种原因,不是智商不够,就是情商不高。但说是真的,就算雷蒙成绩好,我也不喜欢他,性格原因。只是他说的,rose n gun 这名字取得多好,成绩差的得到gun,成绩好的得到rose。还是有些震撼的。
记得小帆说,xy你肯定喜欢简宁那样的男生吧。我说不,虽然他成绩好,长得也挺好看,人也不赖,但是太理智了。用乐心的话说就是“他这人心静,心静的人血都凉。”但是简宁的话,我一直记得最牢。
“忍,就是在你浑身燥热的时候,主动走近火炉旁。”
“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坚强。”
“还行就是累,但能坚持。”
“我不喜欢兵荒马乱,我喜欢从容。” (虽然我最喜欢简宁的时候,是他最兵荒马乱的时候。)
现如今,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眼光重新看这片,才发现大多桥段都没能等到高一和17岁,就提前上演了。或许是这个社会把成长也快餐化了吧。“应该在秋天成熟的果实,不该在夏天就摘下枝头,否则就会成为人生的负果。”现在我就啃着我的负果,品尝着它的青涩。
大概初二,就渐渐发现游戏规则变了。和人相处的笨拙一点点地显现出来,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被改造。和不同的友人牵着手在操场聊心事,一圈又一圈地绕,但烦恼和委屈却好像怎么也讲不完。操场上的草总是绿不起来,大概就是因为被浇灌了太多没营养的苦水。
他们四人在最后一期广播站节目时,齐声说:“希望自己足够优秀,足够成熟,足够的好。”这些我都明白,我不明白的是,怎样算是足够。
人生真的苦恼很多。规矩太多,无奈太多,路人太多,道理太多。打怪兽的方法民间都在传唱,可是真正打起来,不是奥特曼还是会露陷的。能量不够,又不能逃离地球,不尴不尬死皮赖脸地混着混着。“人生就是下课了,放学了,放假了,毕业了,老了,后悔了,死了。”是这流水线没错,但是黑心工厂里各自都有各自的故事。不想借口说是命运什么的。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看到过一句话:“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作为一个曾经任性到死的人,我该是为它热情鼓掌的吧。可惜我们都是“一堆无用的热情”。现在发出来的声音都是姓理的,情感连被吊起来示众、批斗、千刀万剐都嫌丢脸,早已被曝尸荒野了。
烂了也好。愿它找到新的寄主。
其实不能怪时间是把杀猪刀。什么坏事儿,都要扯到时间,说什么time tells,时间会治愈一切。时间多苦逼,吸了那么多毒。
只是,十七岁,不哭的年纪已过,你们还会哭吗?
最后是席慕容的《青春》。当年乐心在广播站里念过首尾几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浅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
《转自十七岁不哭豆瓣评论》
时间真可怜,吸了好多的毒~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