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言即止,或许这是没一个理性的人的通病吧。
光是写下第一句话,我也难免思前想后,反复揣摩。,唯恐字里行间扭曲了自己的本意,如果所有的语言能用数学方程式来书写该多好,就再也不怕词不达意了。
写下一段话,总系停下来,回读已写的话,一是检验所写是否属实,是否偏题,而是为接下来的内容牵线搭桥,尽量做到逻辑上的连贯。
写文章本是随性而发,所写即所思,奈何到我这里,反却倒转了过来。先是有了写文章的动机,再去想该写些什么,该如何写,这样写出的文章往往与自己初衷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就像我们的人生,或许应该是我的人生。我的生活的框架是自己很早前便搭建好的,是为了过生活而生活,就像是完成一项既定的工作计划。虽然时有所想,时有所悟,也往往会被自己活生生截断。因为这在自己看来是出轨的,要及时纠正,生活总是在不停息的纠左,纠右中进行。跌跌撞撞的过来这么多年,每当思及自身,总不甚满意,按照自己的预想,这些年的岁月自己应该成长了许多,理智了许多,但检验自己的答卷,分数或许及格了,却离预期目标差距甚远,理智是肯定算不上的,理性却尤为突出,这一点,不仅是自己发现,初中,高中,和自己有过深密的人亦言,我想,在可见的时光里,这一点或许很难改变,中医里说,人的身体健康的表现为阴阳平衡。说不上阴和阳到底谁好,谁不好。但这二者相遇时,我们认为阴阳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是最好的状态。理性和感性亦如前面所提的阴阳。孰好孰坏自古以来,便无定论。我们要做的便只剩调节自己的状态,做到理性中蕴含感性,感性中不失理性。
正如理工科中的许多公式一样,认识熟记它很简单,这些公式都是千百年来世人公认的,自己也信,但真到做题,移之实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