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浅议小学语文教育----由《孩子仍在小学语文课堂里服毒?你所不了解的真象》

清水之南岸 [随感] 2009-05-22 17:29:37 星期五 晴天 查看:411 回复:2 发消息给作者
       看了发表在天涯论坛上的《孩子仍在小学语文课堂里服毒?你所不了解的真相》一文以及后面众多的跟帖直觉是象众多的“愤青”在发泄,很失偏颇。
        首先给中国三大小学语文课本打分{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我个人以为不妥。一,你们是谁?二,打分的标准是什么?三,你们代表谁在打分?四,你们如何确定你们的立场就可以代表当今小学生的真正需要?五,全面否定小学语文教育内容某种程度上就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你们是否有资格这样做?
         其次,另有一些网友过于主观本地夸耀美国和日本小学课文的编撰。美国把《圣经》内容编入小学课本,那是美国的国情。难道这些慷慨激昂的网友就不知道“孔孟思想就是我们大中华的‘圣经’吗?”在这一点上美国、即便是十个个美国都无法和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相媲美,这就是“老酒”和“可乐”的区别;日本小学课文里没有日本侵略中华的历史内容这种掩盖历史真相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崇我以为值得商榷,再说侵略行为并不光彩,不堪入目、鲜血淋漓的恐怖历史镜头就让毫无心里遮拦少年儿童直面是否过于残酷?说有的日本国民都有机会在成年之后了解这一历史真相,了解和公开承认是不同的意识行为,我们有义务区别对待。历史罪人留下的历史包袱没有必要让后人背负,只有教育好后人善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尽量避免重蹈覆辙才是“教育”本来的责任,至于军事行动给各国百姓带来的战争祸害总所周知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其三,文化的传承的确是应该从少年儿童抓起。试想,在我们的教材里“堆砌”的是大英帝国的文化观念或美国式民主的“开放、人性的绝对自由以及个性张扬的无政府理念”就切合实际吗?应该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是从教育开始和做起的。
         其四,单就小学教育而言,客观地说我们的小学基础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是有比较严重缺陷,这种缺陷对少年儿童的思维启蒙和个性化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但是,小学语文课程无论编排内容如何也仅仅是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给少年儿童阶段有了一个初步、简单的认知和了解。在具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之后个体会在自身的评价体系中进行自我调整,这种成年人的忧患意识是否合适强加于小学基础教育呢?
         其五,作为课本它然是相对落后于当下的思想潮流的,用现在前缘的思潮衡量小学课本内容、持绝对否定的态度本身就有失公允,一个集权制的国家与所谓的“民主”国家相比在行政、施教方式方法方面应该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好的方式方法的借鉴和融合是需要紧随社会历史进程的。“攻击”无法改变现状。
         其六,忧国忧民的心情可以理解,各抒己见值得提倡,泄愤私欲、恶意攻击不应苟同,试想把能够在网上随意发泄个人有失客观性和历史性以及可行性的不顾整个国民国情状态的随意“主张”行为注入小学基础教育其结果会如何?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吗?真正站着说话不腰痛的是谁?给你站在五千年文化的浩瀚历史面前编一部小学课本首先要符合当前的政治意识形态还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世界文化的兼容,你试试?
         我们有理由相信进步的必然,任何意思形态的改良和“进化”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同时还需要牺牲,实践者和被实践者就是牺牲者,没有选择


付原文: 孩子仍在小学语文课堂里服毒?你所不了解的真相


小学语文课本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盛宴。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阅读、思考、交流,课本中的文章以细致入微的方式进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如同哪吒、孙悟空、一休、圣斗士,教科书中的形象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成为儿童精神世界一道必然景观。而母亲母爱,是小学阶段儿童心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自母亲和母爱所提供的温暖、支持、引导以及唤醒,是一个人生命的根基所在。
  
  但是,当我们对目前最通行的三大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中60多篇文章进行考查和分析的时候,却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我们的孩子仍在小学语文课堂里服毒!
  
  
  三个不同版本的课文,其存在的问题却大致相同:
  
  一、理念陈腐(太多顺从、驯服、教训的要求,太少的开放、交流、碰撞的空间);
  
  二、严重缺乏儿童视角(用成年人的固定思维去压抑儿童弥散、蒙眬、混沌的世界);
  
  三、虚假,硬伤成堆(事实虚假、情感虚假);
  
  四,经典文本严重缺失(鲜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文章)。
  
  我们最后的打分统计显示,北师大版得1分,而人教版和苏教版均为0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得分是各篇目相加后的总得分,也就是说,每个版本均有相当部分的负数文本。
  
  
  这些如此糟糕的文本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呢?
  在课堂上,孩子对着虚假的文本抒发着虚假的情感书写着虚假的文字,他从识字开始,就不得不学会撒谎。
  在表达上,他学会了遮蔽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会说别人希望听的话,最终忘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而内心强大一些的孩子,会将写作视为最令人恐惧和痛苦的事情。
  他们过早地明白,文字和现实的距离,在他们的童年之梦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被成人的意志所惊醒,并为其控制。
  在他成年之后,可能难以有一个鲜活的形象为他的童年代言,对课堂充满了嘲讽和不屑,因为在他看来,那里并非探索真知的场所,而是充满了愚蠢、低劣和谎言的世界。
  
  还孩子一个梦想,让孩子顺从天道轨迹,顺从内心成长的规律,让孩子在健康、有力而温柔的母爱中,获得健全、饱满的生命。让我们曾经在课堂上遭受的痛苦,不要在一代代孩子身上重演!
  
  我会在本帖的跟帖中,贴出一些课文的原文和评论。更期待杂谈的父老乡亲们能讲述您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思考,分享智慧和人生。



顶一下(39 写日记 105981 36705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