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者 张国庆
故乡在九嶷山下的西湾村。
那是一个美丽得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小山村。村子三面环山,一面挨着九嶷河。河水如同玉带一样,轻轻地把村庄揽起,远远看去,仿佛山中一帆,灵动而迷人。山上古木参天,青翠欲滴,春风吹来,碧波翻滚,树动屋静,别是一番风情。
特别是到了秋高月明的时候,站在族祠前的坪子上,看那山,望那水,便有无穷的遐想。山在月光下,那已经不是山,是大海中的波涛,一浪推着一浪地前进着;水在月光下,弯弯曲曲的河水,闪着耀眼的银色,分不清哪是来处,哪是去处。
清朝时,大书法家何绍基到舜帝陵祭拜舜帝,曾留宿村中一晚。先辈们尊师崇文,倾其所有,热情款待。或许,为村里的风景; 或许,为村民的浓情,临别时,挥毫写下 “山流水峙”四个大字。
族人十分珍惜。旋即刻了一块石碑,镶嵌在族祠的大门上。斗转星移,岁月的风雨,烟灭了不少的东西,而那碑文,却仍在那里。现为无价之宝。
每次见到那块碑文,我总会产生一种崇敬之情。既是对大师的崇敬,也是对先辈们的崇敬……
( 二)
在家乡生活的日子里,我还知道了村里的历史。
据长辈们讲,村里的老祖宗,是明朝初年从安徽迁来的。老祖宗原是宁国府的守城大将。朱元璋起事时,副将投靠了新主,始祖则不忘忠义,解甲归田。不久,携带家眷,游历潇湘之野,拜谒舜帝之陵。
潇湘风景如画。
始祖喜九嶷胜形,流连不返,择舜源峰下而居。一心要离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沉心农耕,其乐融融。
至永乐年间,篡位皇帝明成祖为求正统,欲重修舜帝庙以祭祀。有风水术士,一眼看出舜源峰为龙脉正宗,立马呈报于朝廷。先祖向来崇仰舜德,听说此事后,主动捐献居住之地,且倾其家资,为舜庙建设添砖加瓦,以供英灵。尔后,又举家商议,乔迁舜陵一侧的西湾,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了解到这段历史,我心中无比自豪。为先祖们“舍小家为大家,弃小爱为大爱”的博大胸怀而自豪。我想,流 淌在乡亲们血液里的纯朴之爱,不正是祖德风范的传承吗?
历史是一轮不灭的太阳, 常常温暖我的心。
我不敢苟言自己在工作中做出了什么成绩,但用爱心对待世上的事、世上的人,却是自己长久的坚持。我将“把工作当享受、把权力当责任、把成绩当义务、把人民当亲人”这四句话,一直当成座右铭;把“对人以诚,对事以真,对上以敬,对下以慈”这一禅语,一直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
这种坚持,让我心里亮堂,也让我心里坦荡。
(三)
现在虽然离家乡远了,但心仍贴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常常想,作为一个农家孩子, 能够拥有今天的一切,除了组织的关心,更是源于故乡给予我的爱。如果没有故乡山水的滋润,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熟;如果没有九嶷山的支撑,就不会有我今天的豪迈……
故乡给了我太多的东西,而我却无以回报家乡。每当夜深人静,除了乡愁,便是绵绵的遗憾。
遗憾是种痛苦,但也是种动力。
我心里装有太多关于九嶷山的故事。
当我拿起笔来,开始构思情节的时候,九嶷山秀美的风光、深厚的舜德文化、纯净的山野爱情,有如排山倒海地向我脑海袭来。它们是那么鲜活,那么动人,而又那么可爱!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思,把这些美的东西,尽情地写进了书里……
我不是专业作家。我的本意,只是为了宣传家乡九嶷山西湾村,同时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作品瑕疵很多,但是,如果能实现自己的初衷,那我遗憾的心境,也就会明亮起来了!
我爱故乡九嶷山。
故乡是首永恒的诗……
思念故乡 湖南宁远县九嶷山西湾村

心情分类
推荐日记
分享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