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关于D大调卡农

曹福全 [分享] 2013-04-12 11:35:45 星期五 晴天 查看:196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一直喜欢卡农,大学四年里不厌其地听了不知多少遍,也许喜欢卡农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怪癖吧!然而,在听了这么多遍卡农以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可以让自己好好思索一下这5分23秒的曲子对于我的含义。

第一次听到卡农是在电影《我得野蛮女友》中,当男女主角在音乐声中走到一起时,我的内心也跟着这琴键一起颠颤,而因为资源的稀缺便只是惦记。到了大学,从网上查询了才知道原来这曲子叫卡农,准确地讲是Canon in D,因为卡农这个词代表的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曲式,简单说,就是有好几个声部的旋律重复出现,交织着演奏互相追随,让人有无退延伸的感觉。通过因特网也了解了关于这曲子的一些详尽:作者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帕海贝尔,据传是巴赫的老师,帕海贝尔一生创作了无数宗教系列的长曲,可都不为人所知。在他妻子去世之后,沉浸在无底洞般的丧妻之痛的帕海贝尔严格按照循环曲式,创作了这首D大调卡农,卡农长仅五分多钟,旋律简单仆实,却具备精密完美的音乐结构,十足表现出对位法的严谨与平衡,正唯独这首D大调卡农使帕海贝尔名垂青史并被人们广为传唱。

D大调卡农到如今已经有了超过2000个不同的演绎版本,成为历史上被演绎和改编次数最多的巴洛克音乐,吉他、古筝、木琴、二胡、贝司……几乎你想的出来的乐器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卡农版本,这也是无数和我一样的卡农迷成天到网上搜寻的目标,直到出现了乔治·温斯顿和他改编的钢琴版本的卡农,我整天无目标的搜索才到了尽头,虽然我电脑中存的卡农版本超过100个,但我最喜欢的绝对是乔治·温斯顿的钢琴版本的卡农。

乔治·温斯顿的钢琴版本卡农很让人痴迷,在不失整体节奏的基础上,对各个阶段作了他自己特有的诠释:一开始是恬静得几乎沉寂的几个音符交错起伏,逐渐地其他趋于完整的旋律慢慢浮现,过渡自然仿佛天设,每个音符的出现都是叠加在之前的音符上,立体感渐渐加强,一步一步领着聆听者走向高潮。卡农的高潮是吸引人的,节奏明快,细节分明,帕海贝尔作曲之初对曲式的讲究和对位法的严谨与平衡在这里尽显!而当丰富而激昂的高潮退去,也就是在全曲2分40秒的时候,一股悲伤从先前欢快的曲调中独立出来,之前的铺设和叠加全部静音,只留下最底层的低音部在缓缓吟唱,帕海贝尔当年的丧妻之痛在此尽显,全曲也因此带上了丝丝伤感

卡农婉转的曲调却并不悲痛,用28度的轮回诉说暴雨后的晴空,真像这样的感觉:雨后一尘不染的天空,湛蓝、悠远、纯净。


顶一下(31 写日记 1247148 235697
上一篇:我的2008下一篇:五月推荐歌曲12首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