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原创]夜宴,只邀请了部分人,但已足够。(欢迎拍砖讨论~)

刘希凌 [无奈] 2013-04-12 08:45:28 星期五 晴天 查看:214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打开视听在线的《宴》,我看到的评分是3.28分,也就是说,按5分制来算的话,《夜宴》及格了。而打开《无极》,平均分是2.70分,典型的挂科了。首先,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怒骂《夜宴》比《无极》还无聊。至少,从数据和评分上来说,《夜宴》比《无极》要高出一大截。再分析具体的给分者,很奇怪,给2、3、4分的人很少,大部分人要么给1分,要么给5分。从这个层面来说,很清楚地反应了几个问题:


 


1、口味问题。


 


2、心态问题。


 


3、大众文化修为方向问题。(无贬义,切勿误解)


 


    说实话,夜宴我看了三遍,一遍比一遍好看,所有的台词每一次重复都能体会到更深的意思。剧情和表演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导演和演员的苦心。冯小刚不是傻子,就像那些给1分的同志们怒吼的:“这是冯小刚的电影吗?”我要说,这怎么不是冯小刚的电影?这怎么就不是一部好电影?这怎么就是你们心里面那惯性思维中所鄙夷的中国类垃圾大片了?


    以下我从上面列出的三个问题谈点个人意见,欢迎拍砖。


   


    1、口味问题。中国人民看冯小刚的电影,或者说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无非是他的那些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的贺岁片,其实我看大家最喜欢的也就是其中那些充满噱头的大段台词和经典笑料。曾经有人给冯小刚冠以“平民导演”的头衔,也是因为这般。《大腕》里的絮叨或者《甲方乙方》中的地主家的余粮,所有的种种让中国的观众习惯了所谓的“冯式幽默”,所有的种种都让冯小刚被卡死在了一个模式中。那就是你冯小刚永远只能作为一道餐后甜品而不能成为味道厚重的压轴大菜。但这仅仅是观众们的一厢情愿。冯导的电影是重情的。这才是他电影中力图体现的。但是观众们只记住了那些帮助消化的笑料,而整体忽略了那些动人的情节。例如《甲方乙方》中那个想和的癌症的老婆找间房子共度最后时光男人。当你听到他说“我20多年在北京还没有一套房子”的时候,你什么感觉?还有《天下无贼》中刘德华发的那条短信,很多人说太假了,我觉得一点都不。大家只记得了傻根的傻气耿直和黎叔的冷幽默,然后在论坛上津津有味地笑谈那些喷饭的台词,可曾想到这个故事本身却是个悲剧?无论是刘若英的长拜不起,还是傻根的那段自我介绍,我能很清楚地看到导演在灌输的一种“情”。再说《夜宴》,观众走进电影院,看到字幕上打出导演冯小刚的名字,思维立刻就惯性化了。脑袋里立马飞出那些生动可爱的人物和言语来,仿佛身心已准备好又一次在一种舒缓和亲切的氛围中轻松两个小时了。所以当他们看见镜头中出现的剧情和台词完全和他们想象不一样时,他们惊愕了。他们惊愕得都无法改变自己顽固的立场去接受一个全新风格的故事和一套全新风格的台词。所以他们会问:“这是冯小刚的电影么?”然后他们看见了一些在《英雄》和《无极》中似曾相识的处理手法,立马就鄙夷了。再到对歌剧化台词的陌生和不适应,所有这些都转化为对影片的出离的愤怒和不解。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不是导演的问题,这不是演员的问题,这不是剧情的我问题,这也根本就不是台词的问题。导演借《王子复仇记》讲了一个故事而已,演员用纯熟的表演和动作细节演绎了这个故事,剧情没有任何一点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台词?呵呵,我要说的是,台词是我见过最精彩的台词,力度、美感和艺术并存,很多人说不文不白的台词让人恶心,我只能一笑,的确,这就是口味问题,不是对错原则问题。


 


    2、心态问题。中国人喜欢盲从且善于盲从。这是鲁迅先生说的。很精辟。先入为主也是中国人的习惯。眼下中国人对大片的主观感受已经完全处以一种不负责任的怀疑态度。这有点和“怀疑一切”的理论相像,感觉所有的大制作的片子必然是导演为了赚钱赚票房而勉力而为的。所以他们的目光总是倾斜且狭隘,一看到华丽的布景就喊浪费,一看到绚丽的打斗就喊做作,一看到抒情的台词就喊恶心。缺乏理性的耐心和立场是现在许多人的问题,个人认为。很多人走进电影院不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去的,而是抱着看人出丑的心态去的,这样很不妙。举个例子,我在电影院看《夜宴》的时候,旁边坐一个男生,从头到尾都在笑,指指点点,最搞笑的是在厉帝自杀的时候,他突然大声嚷道:“那酒不是被周迅喝了么?硬伤啊,哈哈!”然而剧情里周迅说了“我只喝一点”,之后内侍监把酒端了回去,可见,这位大哥基本上是没有把心思放在剧情上的,他完全是来挑刺的,仿佛把这些东西挑出来是他的荣耀和骄傲一样。另外,我对论坛上《冯导用夜宴涮了我》的作者的观点很不以为然。我不知道您列举那些台词然后作一些想象上的搞笑的引申有什么意义?您是否仔细看过剧情?您又是否抱着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一部呕心沥血的作品?让您作编剧您是否能写出这些台词来?所以,我觉得,摆正心态,尊重别人的成果,就算在口味上您无法适应,您也不会说出“垃圾”这样的评语来。


 


    3、大众文化修为方向问题。我觉得我在这个问题上作分析可能会引起误解。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我没有要鄙夷不喜欢《夜宴》的那些同志们的意思。也没有要贬低你们文化修为的想法。我现在讨论的是方向问题。很多同志认为《夜宴》垃圾是因为台词问题。不可否认,有些台词的确古今不分,文白混淆,但是总体说来,台词借鉴了歌剧的特点,有些场景抒情方式接近于咏叹。如果您看过《图兰朵》或者随便一个其他的歌剧,您就不会对这种台词形式感到陌生。您可能要说,这是电影,不是歌剧。但是这部电影的基础正是莎翁的经典剧《哈姆雷特》,台词作成这样,我觉得没有太大的不妥,个人理解为向原著致敬也不是不可以。况且冯小刚也在台词中做了很多中国化的处理,简短而有力,如果仔细体会,会觉得那些台词都很深刻且值得玩味。可惜的冯导忽略了大众的文化修为方向问题。毕竟,中国的观众大多数还没有看过西方的歌剧和戏剧,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一个词“畅快”而来到电影院。如果他不能理解这里面所要表达的意思,他当然会觉得您的电影拍得不行。再举个例子,说到理工,大学四年我一直抱怨理工的人文氛围很差,毕竟是理工科学校,大家对文学和人文艺术的关注很少很少,从看电影来说,更多的同学还是喜欢看“有劲”的电影,成功的剧情和逻辑,精彩的镜头运用,还有完美的表演。无可厚非,这是很正常的。所以面对这些所谓不伦不类的台词的时候,他们会茫然且厌恶。然而喜欢《夜宴》的同志们,反而会沉浸在那种意味中而欣喜。在我看来,那些问“婉后到底被谁杀了?”的同学的文化修为方向和我估计就不是一条道上的,呵呵。的确,我们学校更多的是理工科的人才,如果在人大,或许情况会不一样。没有对错,只是环境问题,我想。


 


    最后,总结一下。从我个人来说,《夜宴》所体现的文化和艺术内涵远远要超过《无极》。那些华丽辉煌的场景和服饰,还有炫目的打斗设计,都紧紧包裹在剧情外面,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加上葛优、章子怡等人的演技,我觉得,《夜宴》从整体上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赞扬而不是人们一味的斥责和谴责。套用《甲方乙方》中的经典台词,在这个众人口水漫天、围攻《夜宴》的时候,打死我我也要说,《夜宴》,我顶你!!


顶一下(33 写日记 1247047 224416
上一篇:今天心情不错...下一篇:幸福,祝福^-^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