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考研论

张绍宇Adai [沧桑] 2013-04-02 11:25:56 星期二 晴天 查看:134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考研论

    在这里,考研不仅仅是个缩写,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存在。望今之考研大潮,较之往昔更为热烈。而其中学子治学之观点有些就过分狭隘了。以下做一二考研现象之讨论。但在体制下不主动亦不反抗的学子非我族类,自不在讨论之列。
    既谈考研,当说预考之学生至少应有一学者之觉悟,当以精研学术为要旨,当然,以此学历换取社会特有之地位,相对优越之生活亦无可厚非,但此一观念绝不可作为主旨。否则,岂不要把当今学者分成两派,治学派和趋利派。我向来不愿意如此猜度中国学者,但此现状却真的存在。后一种学者未必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若学生也趋利且思想偏狭,那便是哪种学者也无法教育的了。
    若说从政或经商,未必不能有所成就,但毕竟都是二流学者所为,诸位考研何不以当一流学者为目标,能以当将军为目标,就决不要把当参谋成为目标。
    研究生不仅就字面来说,是为了从事某种研究而设立的学位。而且表示了一种意识形态,对一切事物有玄思、洞见、爱心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脱离了原始的知识积累,通过系统的理论方法,按自我世界观有分寸地解够或者重构世界的过程。要有最高理想,也要有最低追求。吃饱穿暖,重回学校大染缸,可以作为最低追求,但不应作为指导性的理想。学人走到一起,构建了所谓“知识共同体”。那么,此刻参与者都应把维护其完整与和谐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至此,理想作为导向作用的积极性才能达成。
    有治学之理想的学子,也未必只有考研此一条路。自孔子开始就有“私学”设立。由学者打旗,私立学社虽无正规名分,却早已成为学子之“终南捷径”。因其多有另类之眼光,自由之思想,而且走不同的道路以趋吉避凶,求不落俗之学,反而更容易出成果。若诸位学人不贪图大学之光环,这自然是个不错的选择。蔡元培校长再离开北大的时候说:“杀君马者道旁儿。”意思是:过多的喝彩使马超越能力跑至力竭而死,而过多的光环对学者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所以有人愿为二流学者,甘居人后,独向暗壁。这种学者却往往做出一流的学问。更有“文章憎命达”之说,过多的光环确实能使商人、政客名利双收,对于学者往往不是好事情。“暴得大名,不祥。”请诸位不要轻易被喝彩声导向,且不说其方向好坏,但今之评论体系往往跟不上理论的发展倒是事实。也就是说,捧学者的往往是媒体,而他们却没有能力评价成果的好坏,之所以捧,是因为能从中获利,如此,其公正性自该存疑了。
    “痛苦”是被用来形容复习考研相当多的一个词汇。对此,我们大可先不急着作价值判断。现谈此痛苦之历史演变,其一,若论痛苦,应当自分娩之后那的一声啼哭开始,脱离温暖子宫的痛苦才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人之一生,无时不在试图营造一种类似子宫的环境,相比在社会上奔波,回到校园是个不错的选择,因还没有回去,所以痛苦。其二,考研是对未来学者生活的一种预演,而学者治学往往青灯古佛为伴,且躲进小楼成一统,在大多数人看来,这自然是痛苦的,且不说只有故纸才能理解的思想,那见了荣誉却躲的作风,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不现实的,甚至是病态的表现。那么,这应该是考研的痛苦根源了。其三,考研是对吃人的科教的一种背叛,是对思想自由的美好向往,但脱离之一霎那却总是痛苦的。凡此三点,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未完,待续······


顶一下(33 写日记 1240036 226800
上一篇: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下一篇:谁人怜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