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戏剧

[激励] 2013-03-26 10:25:13 星期二 晴天 查看:163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最近读到这样的文字,“诺曼-K-邓金说:‘我们生活在以表演为基础的剧本文化中,表演者与观众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了,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戏剧演出。’(《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社会学家戈夫曼对于人们在生活场景中的行为的表演性质有过更细致的描述,以至于他的社会学理论就被称为拟剧论”
    最近生活的中心在找工作,简历,笔试,面试,balabala......有的时候越忙碌的就越觉得其本身的虚无。读了生活的戏剧论,还是很有认同的。很多人可能并不承认,因为我们总认为戏剧这东西太假,生活都成那样未免不够真实。但事实上我们都在扮演者社会中所不同的角色,学生,教师,职员,老板.......由于演技的好坏,很多时候就被列入了不同的等地。不接受,为什么面试就要这么个正装的打扮,衬衫西服。在工作能力认定之前首先是戏剧角色的认定吧。公司里的人每天都让自己过得像个白领,像个专家,如何做到,靠服装,靠道具,靠演技咯。很容易接受的一点就是,大学生活是将自己处在心里最舒服的位置,所以走向社会会有强烈的不适应,不适应的是新的角色。之前没有这样的体会,总觉得世界就是制造了千千万万不同的人,性格是个人因素的主导,没有什么好坏之分。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还是浪漫主义的美德。Whatever。所以大学生活就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什么样的都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真我的表达。工作,就完全颠覆了。有些人通过卡内基学院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很好,可衡量性格优劣,品质高低的标注是什么呢?我以为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作为社会人的基本规则。想来自己也愤青过,设想自己将来的生活不要西装皮鞋,就T恤球鞋就成,成吗?成!后来听过的一番话让我彻底明白。其实什么都成,关键就看自己的取舍。你总想着违背主流的价值观活着自在却又同时获得主流的价值认同这是不肯能的。简单的说,过自己的生活,拿别人评判标准下的高薪,这就是妄想。我们完全可以不扮演什么社会要求的角色,那同样的也就别奢望从社会索取太多想要的东西,包括认同,包括金钱。所以要么演好自己的戏,塑造所谓优良的品质,要么就出世,过自己的日子。所以在职场上的很多抱怨都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想清楚。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是不同的世界,似乎很多东西都已经符号化。就像用什么样的手表,带什么样的领带,可他们真正的使用价值何在,如果这样分析那肯定要走进死胡同。因为其实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物质化,还是精神意志导向居多。就像过去的每一天都很相似,但现在却满脑子就只有招聘企业的概念,其实每年都相似,只是以前不干俺的事儿,境由心生吧。
    话剧现在越来越吸引着我,看来走进剧院那是迟早的事儿了。也没什么,我们本来就只是个体,当经济学家告诉说我们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相互交换,相互协作,才提升了社会的整体效率。个体做不成什么,所以对于戏剧没什么好排除的,我们就是各司其职,各就各位,演绎自己的一出戏剧人生。谁是偶像派,谁是实力派,谁是导演,谁是观众,这不过是一场戏剧。

zhichangshenghuo2_266.jpg
顶一下(31 写日记 1234355 178706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