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没落的GPDI

imspeach [其他] 2011-09-29 02:24:12 星期四 晴天 查看:3773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某SJY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是某一两个人能造成的。应该说,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些年来通信业改革政策、主实业分离政策、中通服上市等等。其核心的顽疾,应该是SJY一直以来所处的非市场化的竞争环境造成的对甲方的过度依赖,非平等关系,以及核心业务的单一。
  SJY是非市场化竞争的产物,SJY存在是主实业关联交易的需要,以前主业利润高,对成本控制不严,直接造就了SJY的高收入,高收入促使SJY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造就了SJY曾经的辉煌。
  这几年,主业日子不好过,自然会拿收入比自己更高的SJY开刀。非对等的服务关系,注定了主业不会容忍一个比自己收入更高的SJY存在。从这一点来说,SJY比主业收入低30%左右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目标。
  但是,这些情况是电信SJY的总体行业情况,大家的日子都在变差。可是为什么某SJY问题比较突出呢,这一定有特别的原因。抛却各SJY都会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答案:
  (1)机制不灵活,前几年SJY大发展的时候没有大力拓展业务,争取更多市场资源。
  (2)业务单一,收入来源过于集中于传统的规划设计业务,没有对系统开发、集成、建筑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经营,抗风险能力差。
  (3)长期以来的向咨询转型策略,即没有清晰的目标、可操作的策略,也没有有力的政策支撑,咨询业务收入所占比重上不去,技术、人才的积累和培养也缺乏联系性。
  (4)受G通服上市拖累,现金流被抽干,背负GD电信实业的巨大包袱。
  (5)与主业和G通服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论在主业还是在通服上层都缺乏代言人。
  (6)领导问题和人事变动,种种改革政策使得一线员工利益损失巨大,优秀员工迅速流失。
  (7)企业缺乏有效的人员发展机制,论资排辈和企业规模发展的停滞,堵塞了中下层人员的上升通道。
  (8)在设计费率和人均产值均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公司人员生产效率却迅速下降,造成干活的收入低、不干活的收入高的奇怪现象,公司内部包袱迅速膨大。
  种种因素,积重难返。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刻,过多的压力直接转移到底层员工的身上,机构整合、人事变动、人员流失又让企业迅速失去了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造成了从上到下,没人不抱怨的奇怪现象。
  SJY正在进行这样一个循环:收入下降->优秀人才流失->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下降->收入下降。。。
  衰落是注定的,SJY就像一个20岁的男人,但身体却已像60岁般老态龙钟,要想回复青春,除非奇迹出现。
  奇迹会出现么。。。
  
  
--
  

  
广东和华信差不多大~
华信人数多一点,成本低一些
广东守着这块地方就比其他N多地方强多了。
华信开展业务的范围比广东广一些,主要是广东走出来的有些晚了,
之所以走出来的晚,还是因为广东这块地方实在是太肥了。守着这里足够一个大院吃喝了。
  
中通服上市第一年,GPDI贡献了将近1/3的利润,可想而知。
GPDI这两年是比较困难,但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上市之后带给企业的巨大压力,各种指标的非理性要求增长。在通信业萎缩的情况下,还要求这种增长,我个人觉得这是中国企业的一个通病,指标从来都是只能往上走,约来约好,从来不允许下降,尤其是国企。
  
谁说GPDI在高层木有代言人捏?LP总不就是GPDI的人么。。
  
对GPDI还是有感情的,毕竟毕业之后在那里就呆了两年~
  
LZ说的有些问题,其实在很多企业中都是存在的,比如干活的没有不干活的收入高,
其实很合理,你没有看到那些不干活的为公司带来的是什么,很有可能比你拼命干活的贡献还要大。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带着资源的,这个你没办法比,各种公司都有这样的人。
  
  
--
  
顶一下(471 写日记 886259 185076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