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浅谈福柯

曳妮 [苦涩] 2008-10-12 08:44:36 星期日 晴天 查看:273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福柯的精神与思想实质带有一丝反叛现实的冲动,对于习惯于传统及维护伦理和道德的“圣者”们,无疑他是大逆不道的。
    福柯的代表作《性经验史》是以科学的方法和自身的研榷将人性从性的虚伪面纱上解放出来。福柯自身是一名同性恋者,他的认为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养成的。异性之间可以相爱,那么,同性的也可以相爱。当然,他是染疾于同性之间的“艾滋病”,这也是他所承认的。不外乎是对传统道德的一种挑战。然而,却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1984年,福柯去世,时年58岁。
    福柯早年曾吸毒。他的年轻时代是西方思潮迷惘的时期,影响的广泛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拯救下,重新燃起无畏的曙光。个性的张扬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当然,这种思想却受到了强大的传统思想的挑战,在极度的寻找平衡之点时,中间的地带成为一种混淆不清了。就如福柯本人,总结他的思想,他的人身,可以说是云谲诡波的。
    福柯一生所厌弃的无非是现代教育的“规训体制”,在权利的极权规范之下,人作为个体的自由以不复存在。更谈何有什么生生不息的思想可言。活力在各种人为的规范之下苟延残喘,真正的精神的解脱已成为麻木的“阳萎”,还有什么生气可以活跃。然而,在这种精神的呐喊和萎靡中他找到一种极限的解脱。被排斥,被冷落,被伤害,只能让他走向沉沦和幻灭。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似乎是在追寻落在时间之外,今天又归于沉寂的印迹。是对历史的思考,对今日的反思;更是一种失落的神殇。
    其另三部《权利与反抗》、《规训与惩罚》及《疯癫与文明》所涵盖的所阐述的都是人性实质的再发现过程,从长久的系谱学历史所揭示的权利意志来看,一切的政治言行都是存在有虚假和隐瞒真相的成份。当然,在规训和惩罚的反作用下,反抗是自然形成的。很符合于“穷则思变”的内涵。就如弹簧,你压的越厉害,一旦松手的时候,它就会弹的越高。疯癫可以说不是个体的自寻恼,更不是一种无知的摧残。社会的强大压力和自身精神的崩溃以及身处边缘地带的遗弃,是这种疯癫形成于不自觉的状态。就如帕斯卡说的:人类会自然的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的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我们这个时代,是人人聪明的时代。理性与非理性是潜在的意识,人人都自诩为聪明的时候,而真正的精神正渐渐的沦落,试想,精神病人的眼里,我们又是何样的镜像呢?无非你看他是精神病,他看你是精神病,又有谁是干净的呢?
    活着,也许真的已经麻木,而死也只是这麻木的另一种表现而已。不外乎活着你还有感知,然而,感知却是软弱的自欺。真正的力量和公正已被这世俗所掩盖,更还有那强大的权利压力在魔蚀着你的灵魂。真正的心已没有了,你还有追求真理的激情吗?
    人性可以说是复杂的。若大的宇宙也难以同人之心较劲。面对迷惘和失落的精神依托,疯癫和潜在的恶的人性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潜移默化的形成。就是真的偶像的身影,看得清了,也无非是一团僵尸而已。虚华的背后,嗅觉会让你知道,他大粪的臭味。
    一切都是那么的虚伪和虚假,一切都是那么容易琢磨又难以琢磨。然而,当你真的有勇气捅破之时,那仅仅的是一张纸而已。
    也就如尼采的呐喊:上帝死了!试问:你的心里还有上帝吗?一切都是伪装的,一切也都是疯癫的。存在的你和我,又有谁是清醒的呢?就是真的清醒,也只是千年“汨罗江孤清独怜”的重新演绎。

顶一下(39 写日记 66058 22263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