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谈恋爱到底在谈什么

www8800000 [感悟] 2017-12-05 23:34:21 星期二 晴天 查看:101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爱来爱去的事情聊得多了,发现谈恋爱结婚,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反正到最后也是爱得不痛不痒,婚得不明不白。
总归“合适最重要,走心太累了”,于是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当代恋爱“故事”的标准架构:同质化的浪漫,功利性的目标。



1 当代恋爱故事的标准架构


为了简化工作,我们总是喜欢设定标准流程和固定模式,在爱情上,我们也无可避免地如法炮制。
以浪漫为“卖点”的爱情,并非如大部分人所想,是一种完全情绪性的冲动和感性驱动的行为,相反,我们追求“人有我有”的爱情体验。
大部分男女到了适婚年龄,都会主动或被动地被送上同一条“爱情流水线”,被同样标准的零部件和操作流程组装出“爱情”这个模块。模块的基座是硬实力——外表、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卖点是软实力——性格温和、老实靠谱、出轨几率小等;包装是浪漫的情境体验——情人节烛光晚餐,不定时制造的惊喜,旅游度假朋友圈秀恩爱等;营销策略是简单粗暴的砸钱——买车买房买钻戒送礼物办婚宴等。
这个“爱情模块”通常会同时被精心设置一个出厂保护模式,以便在“受伤、失望、付出没有回报、分手”等“数据报错”的时候及时被召回调整,以重新投入市场。这种“出厂保护模式”,叫做“少走心”。
尽管人类都渴望“找回初恋的感觉”,渴望谈一场“认真的恋爱”,可当我们真的在准备进入恋爱关系的时候,都会倾向于让这个爱情模块来主导我们的选择
在这个“爱情模块”的指导下,决定一段恋爱关系的,不是“感觉”,而是“合适”。所谓“合适”,大部分时候首先是指经济条件足够——有车有房最好没有贷款,收入达到《月入XX装逼指南》当中的起码前三档级别;其次是指颜值跟性格匹配——颜值高性格可以适当野蛮任性要求多,颜值低自觉体贴温和配合度高。
男/女朋友是否浪漫,不是靠用心,而是靠花钱。一年两次旅游,一次国内一次国外是标配,生日情人节圣诞七夕送礼送花是基础,朋友圈晒恩爱双十一发红包有条件最好制造公开事件示爱视为情趣。
最终决定一段关系能否进入婚姻的,不是感情到位,而是时间到点。谈了一年还不提结婚就好不要浪费时间了,岁数到了条件差不多基本就可以领证了,车子房子都买好了还不结婚那花钱干嘛?
以上就是当代恋爱“故事”的标准构成——装上爱情模块,校准“出厂保护设置”,然后再去寻找那个性价比最高的“相应模块”来跟自己匹配。
尽管每个人都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只接受“同质化的浪漫”。
偶尔我们想要“铤而走险”的时候,我们的“出厂保护模式”就会发出警告信息:继续这样就会被召回。
“出厂保护模式”是我们在“爱情”中的底线,它是保证我们实现爱情功利性目标的核心程式。
什么是“爱情的功利性目标”呢?
也许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大部分人将进入恋爱关系视作购买了一份意外保险,而保单上列明的受保意外仅有一项,叫做“爱情”——一旦“爱情”在保险合约期发生了,那么就要保证保险受益人是自己,获得的“赔偿”包含时间、精力、金钱和感情。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说法:看一个男人爱不爱你,就看两点,一,他肯不肯为你花时间,二,他肯不肯为你花钱。”这句话基本可以理解为,投入时间和金钱就等于爱。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我想所有女人最爱的“男人”都是同一个,他的名字叫淘宝。
我们一边理想化地追求一种爱的“感觉”,一边无比现实地需要爱的“证明”。我们用笑容证明快乐,用眼泪证明悲伤,用咆哮证明痛苦,我们用一切“不切实际,转瞬即逝”的行为证明一切情绪性的“感觉”,只有“爱的感觉”是例外。
除了用“幸福”的感觉证明“爱情”,我们还要用包包证明用惊喜证明用房子车子证明用结婚证书证明用时间精力证明用誓言证明用礼物证明用存款证明用朋友圈证明......
比起“不切实际,转瞬即逝”的情感流露,我们对爱情的需求是“浪漫而实际,阳春白雪而下里巴人”。我们不单纯要追求爱情的“浪漫感受”,我们还需要通过爱情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功利目标”。
而“少走心”的保护程式自然是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最好机制。走心必然导致“利他”——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主动付出和给予,只有少走心甚至不走心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利己”——通过同质化的浪漫实现爱情的功利性目标。



2 当代爱情堕落史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已经开始感到绝望——毕竟爱情是如此美好啊,不顾一切全心付出真正爱过的情感毕竟是每个人间痴男怨女的真正追求啊!
爱情怎么会“堕落”成这样呢?这一切都要怪社会!没错,就是怪万恶的社会!
生存于现世,我们根本不具备走心的客观条件。
在爱情这件事情上,我们的资源是如此有限。我们从岛国小黄片当中接受性教育,到了实操层面却只能靠自己跌跌撞撞地在黑暗中杀出一条血路。同样的,我们从老阿姨和三姑六婆那里学习爱情,到了恋爱的年纪便只能靠从众来确保在爱情中“不吃亏”。
正如我们无法依靠小黄片解锁最适合自己的爱爱姿势一样,我们永远无法从老阿姨和三姑六婆那里懂得爱情和婚姻的本质。
在我们受过的所有教育当中,最误人子弟的事情之一,就是将婚姻作为爱情的结晶和最高理想。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别闹了!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才是耍无赖呢!
客观地说,婚姻是什么?婚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财产分配机制。
早期的婚姻是亲属关系的联合,是一种战略布局,基于完全理性的考虑(西方城邦的联合,东方的和亲)。而爱情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性混”,(比如罗马帝国的妇女一度就行挂牌从妓,中国的贵族一贯三妻四妾)。可以说,古代的人是将婚姻和爱情截然分开的,以中国为例,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说过,古代中国的婚姻制度实质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提供的是婚姻,是经济上的联合和财产继承上的约束,“妾”提供的是爱情,负责在生活上以及性生活当中愉悦“夫”。只有“亲出”才能继承官阶爵位,“庶出”顶多分点钱。
西方的情况也类似。换句话说,在从前,爱情是贵族的特权,平民百姓只能拥有“门当户对,媒妁之言”的婚姻,并且绝对不可能通过“爱情”改变阶级地位(古代穷人家女儿嫁贵族只能当妾甚至更低,顶多改变经济情况;而富家小姐爱上平民家儿子多半是放弃自己的社会地位跟穷小子私奔,或者穷小子一朝科举改变社会地位才可能正式迎娶富家小姐)。
可是在工业革命后,西方出现了大量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实力提升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可是西方贵族的世袭制度比中国还严格呢,中国好歹还可以通过科举一朝高中咸鱼翻身实现逆袭,可是西方的爵位都是世代相传的,就算把《神曲》倒背如流也不顶用啊,这个时候中产阶级尽管也可以啪到贵族妇女了,但是贵族妇女只会把他们当情人,不会给他们爵位啊,怎么办呢?
十八世纪末,歌德用一本《少年维特的恼》任性炸开了中产阶级通往贵族阶层的道路。维特敢爱敢恨追求真我的炸裂性格成为当时人们疯狂模仿的对象,甚至模仿维特去自杀的大有人在。就像《我的野蛮女友》带出了一大批家暴男友的神经妇女一样,《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流行让贵族表面华丽优雅,私下混乱不堪的生活方式受到公开诟病,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条从道德层面完爆贵族阶层的的道路——提倡自由恋爱下的婚姻(跟我伟大祖国一度流行嫁给工农阶级有异曲同工之妙)——被赞颂的自由恋爱终于使中产阶级通过婚姻改变社会地位成为可能。
爱情从前只对“性冲动”负责,但从此开始要对“真爱”和“社会地位”负责。从前,婚姻的失败仅仅是战略布局的失败,而从此,婚姻的失败同时意味着爱情的失败,社会地位追寻的失败,到了现代,还增加了精神满足的失败这一条。
歌德把我们害惨了!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可是却同时增加了婚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许多现代人在恋爱和婚姻上的苦恼,大多都来自对这两者的概念区分不轻,功能认知混淆。 从前爱情只负责获得“高潮”,经过上百年的包装,我们如今赋予了爱情太多使命感。
今时今日的爱情不仅要负责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还要负责婚姻的成功——既经济条件提升,社会地位稳固,生活状况稳定,财产继承合理等等。
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无异于将一件目标明确,功利性极强,需要策略和布局完成的事情赋予了极强感性色彩的同时,又将一件本应没有目标,不确定性极强,需要感性和激情才能充分享受的事情赋予了明确的理性目标。这不是耍无赖是什么?
写到这里,估计许多人的玻璃心早已碎了一地——相伴到老的爱情和婚姻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你少在这里传递错误价值观了!
如果你已经这样想,那么请直接转发本文并配上表示不屑的评论以示唾弃吧。



3 不要给你的爱情增加太多使命感


如果你还没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我们最后再聊聊应该如何收拾歌德留下的残局吧。
首先,请不要再将爱情跟婚姻混为一谈,请明确他们并不互为因果,也没有先后顺序。其次,你得认清自己人生所处的状态,明确自己要爱情还是婚姻,用老生常谈的话说,就是你要激情和生活稳定,你更看重哪个。
所有人都希望爱情可以一生一世,可是爱情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大部分时候只不过存在于人类语言的阐释中罢了。
我们难以将这种无形的“极致情绪体验”储存封印,于是才会借助“婚姻”这种契约的方式,希望能保存爱情。婚姻能保存的只有感情(友情和亲情),没有爱情。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一点,那最好不要随便走入婚姻;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必然要面对“生存还是毁灭”的现实问题,所有人都希望能过好日子,能看上去比别人过得“高级”一点,可是现实的问题必然只能通过现实策略来解答。
我们很难接受两个人由于爱情产生的渴望永久在一起的愿望,在经过婚姻关系的缔结之后变成一种现实冰冷的经济契约,于是才会为婚姻增加许多浪漫化的注解和充满感性色彩的阐释。可是爱情能带给你的,只是美好的情绪体验,没有稳定、没有金钱、没有安全感(相反,当你疯狂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恐怕才是人生中最动荡最没有安全感以及最不屑金钱的时候)。如果你接受不了婚姻的现实面,那最好不要随便付出爱情。
当你认清爱情和婚姻的区别,明白自己最看重的是情绪体验还是生活保障之后,你才能找到那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另一半。说到底还是两个字:接受。
也许有的人认为这么说未免太消极,我相信这些人也能很轻易地找到许多爱了一辈子的情侣故事来反驳我。如此,我只能说,如果你选择相信经过阐述的事物超过事物本身的话,那么这也是一种很值得被羡慕的、很容易快乐的生活方式。
最后,我想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件事:如果你真的渴望爱情,就不要给你的爱情附加太多的任务和使命感,不要让你的爱情变成实现功利目标的手段,这种状态下变成婚姻状态的爱情,也许才能多保留一些爱的成分;这种状态下走入婚姻的两人,也许才能更加自在地处理所有爱情中迎面而来的“丑陋的现实面”。
希望所有人都曾体验过真真实实的爱情。

顶一下(1 写日记 6008464 218299
上一篇: 对不起下一篇:周添华阿周添华
最近访客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