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日本侵华战争全过程 六

中国国民革命军 [沧桑] 2010-07-01 16:54:18 星期四 晴天 查看:214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江阴保卫战





战斗开始

   一、 7月19日,日军空袭江阴县,在江阴东南乡学社掷弹一枚,揭开江阴战役序幕。

  上海开战之后,日军高度重视江阴要塞。其战史指出:“战争开始后中国将海军主力置于江阴要塞掩
护下,不仅阻碍南京方面的空中作战,且以有力的巡洋舰平海、宁海威胁我军沿长江下游行动的大舰艇,因此第3舰队司令部认为无论是出自空中作战或封锁作战,均需将其歼灭”。长川司令长官准备使用整个第2联合航空队扫平江阴地区的要塞与海军舰队。第2联合航空队的作战计画是先以舰载机进行压制,并以一部份舰载攻击机牵制炮台,再以主力全力进攻平海舰与宁海舰。但因为兵力不足,这个计画只好减半执行。依日军“武士道”的习惯如果没有江阴封锁线,其海军有极大可能又会试图在长江中横冲直撞,直趋下关。封锁线正好在沪战开始当天凌晨完成,算是暂时打消了日本海军的妄念。虽然中国海军的战术作为与兵力并不甚佳,但是整个海军的主力舰队都在江阴布防,这也使得长川有所忌惮。发展航空兵多年的日本海军,很自然地将突破封锁线的任务,交给了航空兵。

  根据陈绍宽部长本人的回忆,中国海军对于日军试图空中决战的作为缺乏心理准备。陈部长一直认为日军第3舰队将会向封锁线冲击,而与中国海军的主力展开一场正面对决的传统炮战。陈部长回忆道:

  中国海军第一艘被日军空袭击沉的军舰是在江南造船厂江面防守的永健炮舰。永健军舰是与著名的中山舰同级的自制炮舰,这艘炮舰的火炮甚多,舰艏装有1门4吋舰炮,舰尾1门3吋舰炮,两舷共装47公厘副炮4座。这些炮皆为 Armstrong厂的旧式舰炮,并另有8公厘机枪1挺。该舰成军于1911年,所以在装备上仍保持不考虑空袭的传统模式。当日军展开进攻时,日军以海航轰炸机大举轰炸了中国海军在上海的各机关,包括淞沪巡防处,高昌庙江南造船厂,飞机制造处,电台,码头,仓库与营舍,永健军舰在空袭中不仅不能有效反击,而且本身遭到多次创击,而于8月21日沉没。

  8月13日上午11时,第1舰队的防空汽笛警报第一次响起,瞭望哨报告由南京方向飞来不明飞机10架。但是在军舰的观测军官还没来得及辨视机型敌我之前,这批飞机已经向上海方向快速飞离。第1舰队赶紧联络航委会,才确认这批军机为友军。空军在沪战一开始时就积极派机前往上海执行轰炸任务,所以在这批飞机之后不断有机群在舰队上空来往,这让第1舰队感到神经衰弱。于是舰队与航委会进行了唯一的一次“协同作战”协商,要求空军不要再飞越舰队上空。

  8月16日上午11时,瞭望哨发现封锁线方向出现7架军机。陈季良司令知道这不会是友军,所以下令各舰备战。平海、宁海、应瑞、逸仙等四舰的高射炮都已备便开放。这批日机的任务应该只在侦察,所以谨慎地计算距离,避开舰队的高射炮射程。盘旋一阵子之后机队在封锁线外向江面掷下炸弹两枚然后折返。 虽然没有开战,但是这个上午已使陈司令忐忑不安。第1舰队的主力舰只之中,只有平海、宁海、应瑞、逸仙等四舰真正配有高射炮。这四舰合计配备3吋防炮9门,57公厘防炮4门,高射机枪14挺,75公厘高射炮4门,2磅高射炮2门。多达4种规格的15门各型高射炮总计只备有700余发炮弹!四舰的枪炮官都受到严格命令,要求节约弹药。虽然理论上各舰的主炮也能以大仰角进行防空,但是局限于中国海军节约弹药的传统与操作技术的不成熟,各舰并没有作这种尝试。所以中国主力舰队的防空,不得不仰赖这19门高射炮,而这19门高射炮平均每门炮配弹不到40发!

  8月19日清晨7时50分,一架日军水上侦察机在江阴上空进行侦察,江阴江面各舰第一次进行了防空实战。侦察机快地绕了几圈就飞离舰队的火网。上午11时,江阴要塞悬挂空袭警报符号,12架日机马上飞越要塞直扑舰队。显然长谷已经得到足够的空侦情报,这次是来真的了。

  江阴要塞与第1舰队各舰开始向日机猛烈射击,这场防空炮战持续长达15分钟,在国军猛烈射击之下,日军机队显得技术生疏,手忙脚,队型很快就被打乱。失去队型的日军机队迟迟无法恢复轰炸队型,只好围绕江阴乱窜。缺乏经验的日机甚至不敢飞向舰队上空掷弹,12架飞机之中只有2架投弹,均落于要塞山麓,没有造成损伤。

  8月20日,日军继续发动攻击。上午8时日军仍以侦察机一架突入舰队上空侦察。舰队这次反应较快,平海军舰向这架侦察机射了几炮,侦察机就急忙逸去。上午8时半,江阴要塞急电舰队,通报有7架日机飞越常熟。一刻钟之后日军机群由东南方逼近舰队,舰队与要塞开火射击,日机队型再度被击散。只有几架飞机投下炸弹,其中1枚炸弹投在距宁海舰约1000公尺处江面,激起让海军官兵印象深刻的水柱。海军的防空枪炮官兵只受过理论训练,没有见过真正的对舰轰炸。日机这两次拙劣的轰炸算是为海军官兵开了眼界,也为海军官兵提升了防空的经验。


  二、日本海军的战术领悟——九二二战斗

   在8月26日战斗结束之后,日军第3舰队虽然已不再进攻江阴要塞或舰队。但是沿江而上前往侦察或轰炸南京、镇江、芜湖乃至汉口的日机时常经过江阴。江阴要塞的防空监视哨与舰队本身派出的瞭望队非常敏感,只要上海地区有日机西飞,要塞与舰队就施放警报。宁海舰枪炮官孟汉钟上尉回忆道:“舰队不能预测他们只是过境或专门袭击舰队,既不能预测。当然对一切警戒手续总要做齐全。是以有了警报就即刻站炮位……在那时神经的剌激达到饱和点,一天三、五次警报,送接数十架敌机简直是家常便饭……”。

  紧张的战备一直维持到9月中旬,日军没有再对江阴地区发动真面目空袭。但是在此期间日军却逐渐展示了创意。其中最令舰队官兵印象深刻的创意就是间空袭。日军在9月无月夜的几天曾试图偷袭舰队,但是日军显然也缺乏夜间轰炸的训练。所以这几次夜间空袭中,虽然舰队的位置有时被照明弹照出来,但是日军接续的攻击却显的荒腔走板。

  不过国军舰队也没有探照灯,缺乏夜间防空的能力,舰队缺乏制造绵密防空弹幕的弹药准备,所以舰队干脆不发一弹以节省弹药。舰队只有一次在夜间发现目标,却是一架在夜间前来视察的友机。因为当夜有微微的月光以及白云,所以可以进行视察。正当舰队要开火时,通知实时传到,才免去一场悲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夜袭中出现大量的汉奸明目张胆地发信号指引位置,所以舰队时常对岸上的灯号或火堆扫射。

  9月19日,第3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市区进行“无差别级”轰炸。上午8时15分,日机33架在高空通过江阴,前往轰炸南京。9时20分这批飞机又经过江阴上空折返。舰队与江阴炮台因距尚远,并不发炮拦击。而日机也不恋战,而是高速离开江阴上空。这次轰炸显然在匆促状态下进行,据目击官兵描述,前往轰炸南京的机队机型非常杂乱,有双翼机、单翼机与水上机。而回程的队型也非常凌乱,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各型飞机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差异。19日下午,日军再以轰炸机9架原路轰炸南京,空军第24队队长刘粹刚上尉率领本队与第17队两架波音机奋抵抗,一举击落4架日机。据海军舰队观察,这批日机回窜时怕再遭到损失,不敢取沿江原路经过舰队上空,足见日寇失利之惨状。

  江阴地区的防空兵力显然始长谷川清印象深刻。9月20日上午7时15分,日军以两架轰炸机闯入舰队上空,对宁海舰与平海舰投弹5枚,但全部落空。日机逗留了约半个小时,见无机可乘,只好退走。下午3时半,陈绍宽部长乘中山舰到江阴视察,旋返南京。

  在陈部长视察江阴的同时,长谷川清已经下达对江阴地区舰队与要塞的攻击命令。日军准备在21日全力猛攻。第一批机队在20日夜间10时首先发动夜袭。因为20日是月夜,所以舰队可以根据机影进行反击。日机在这次夜袭中的表现一样很差,只有少数日机找到位于较上游的海容军舰与应瑞军舰,并对两舰掷弹,应瑞舰被两枚落在前段右舷的近失弹破片损破舱面铁板与前炉烟囱十余处。

  9月21日天候阴雨,不适合空袭。所以第3舰队中止了当天的攻击计画。

  9月22日上午仍是阴天,但没有下雨,亦无大风。清晨封锁线内的小型兵舰与快艇进行了演练,在演练结束之后不久。日军第2联合航空队司令三立贞三大佐下达攻击命令,第12航空队集中了旧式的92式舰攻机12架与95式舰爆机6架,在上午10时30分对江阴舰队进行了第一次轰炸。

  这批古董双翼机航速慢,载弹量低,所以日军采用集团水平轰炸战术,18架飞机组成紧密的队型向平海舰与宁海舰进扑。海军各舰与江阴要塞进行了猛烈的防空炮击,日军机群在猛烈炮火之下突然散成两队,第1队由东南向西北,第2队由北而南,以日军惯用的倒V大编队向舰队进行两面挟击。不过这反而使舰队与要塞的每一门高射炮都有发挥的机会。但是在这次轰炸之中,日军决心以队形与数量进行密集的低空水平轰炸,第1队日机冒着猛烈炮火飞到舰队上空,坚决维持队形并且禁止各别投弹。平海舰、宁海舰、应瑞舰、逸仙舰与要塞的防空火炮猛烈射击,但是欠缺经验与理论水平的高射炮手没有能在这种态势下击落任何一架慢速的日机。日机第1个编队渐渐进逼并降低高度,各舰的高射机枪乃至老式的大沽造三十节都开了火。日机第1队依然拼命维持队形,终于这队轰炸机冲到舰队上空。

  “炸弹降落!”刘馥对这次集体投弹的规模回忆道:“天上小黑点几十几十一小群,好多好多。就在这下落中,我看见几弹必然会击中我们。‘卧倒!’我急智地发下口令,所有我的炮兵和台上的机关枪兵立刻扑伏下去,我自己动作稍迟,刚要扑下的时候,看见前面冲上一阵红光,继以天崩地塌的一声爆炸,浓黑的烟和水花一齐向舰上扑过来。这舰就像碎了的震跳。我以为舰中弹了,不管他一切,我爬起来看看究竟是怎样。刚爬起来又乒乓几下更猛烈的爆炸,一道热风扫过面颊,三步前的测远镜的钢护管立即陷进去几处大洞。舰身的摇动使我又坐跌下去。仓促间我不知如何又爬起,一看,舰仍是好好的,仅是左舷正退下去一片皴水……”

  第一批60公斤炸弹群落在平海舰与宁海舰之间。宁海舰枪炮官孟汉钟回忆道:“(轰炸)激起水柱,相连成一座朋高无比的水屏风,烟光水汽如是地凝结,竟将平海全部船影遮住了……”

  对平海舰而言这算是近失弹,这些落在左舷的近失弹虽然没有创及舰体,但是破片造成甲板上的人员与装备极大损失。平海舰的第2高射炮被破片摧毁,第2炮位指挥见习生高昌衡与炮手周绍发,枪炮上士陈德贵等殉职。前部米舱开始浸水,舰尾也被多片破片击中,并导致高宪申舰长腰部负伤。

  在平海军舰的官兵恢复意识,又扑回炮位准备与日军决战的时候,第2队日机钻过云层,以平海军舰为目标再次进行水平投弹。第2次集体投弹的20余枚炸弹发别落在应瑞舰前后以及平海舰与宁海舰之间。但平海舰的舰尾又遭到近失弹的创击。一挺三十节重机枪被炸毁,负责第1炮位的指挥见习生孟汉霖在亲自搬运弹药时殉职,机枪手负伤。汽艇舵手郑礼湘中士看见机枪无人操作,于是奋不顾身地冲向机枪,手握到枪柄胸部被击穿,壮烈成仁。再扑身向前抢枪的严祖冠中士也被破片击中殉职。正修理机枪的枪炮上士张玉成身负重伤。在这次空袭中,做为第二目标的宁海军舰也有两名士兵负伤。 这次投弹也击伤了应瑞舰。应瑞舰的左鱼雷炮与一枚鱼雷被洞穿,前桅与舰侧铁板被击穿十余孔。并有士兵三员负伤。

  上午11时30分,属于木更津航空队的6架96式陆攻发动了22日当天第三次轰炸。这批96陆攻改以宁海军舰为主要目标。宁海舰的官兵惊讶地发现这次来势汹汹的是单翼的大家伙。平海军舰与宁海军舰的炮弹存量已经不足,指挥平海舰残存的第2炮的刘馥赫然发现打上去的炮弹只有一部份爆裂,弹药兵报告因为空炸榴弹已将用尽,所以在送上甲板的炮弹中混入了破甲弹。平海军舰只好改变精确射击为弹幕射击。在这个最危险的时候,奇迹又再度发生了:“一阵炸弹雨落在我们(平海舰)与宁海舰的前方,江面突然拥起了大极了的水帘,日本飞机毕竟受不住打而投前投弹了。水帘塌的褪下来,整个江阴的舰队朦胧在炮烟里。无恙的傲立在一片橙黄色的波纹之上,我感动的几乎要流下泪……”

  96陆攻是日军特地为陆基攻舰开发的攻击机,拥有4000多公里的长程续航力。因为其良好的续航能力,两年之后这型轰炸机成为日军在中国战场长程轰炸的主力。在四年之后因击沉威尔士亲王号而扬名于世,但这款名机的第一次对舰轰炸,却败在中国海军绝处求生的最后努力。第12航空队好不容易协调来的250公斤重磅炸弹也浪费了。

  但是这批重磅炸弹的威力却使宁海军舰的舰身钢板被击穿10余孔,并造成该舰4员士兵伤亡。这代表着日军已取得攻舰战术的突破。孟汉钟评论道:“重磅炸弹落在舰队中具有极大的轰炸力,四散的破片飞向各舰,平海及本舰(宁海)的几位战士遂因此负伤,船也穿了十几个洞……”。在三次轰炸之中,平海军舰共阵亡(学)员兵6员,并有官兵10余员负伤。

  下午4时30分,第12航空队再次以92式舰攻机6架与95式舰爆机3架来袭,陈宏泰舰长命令总枪炮官曾万里少校以长距离的密集弹幕打乱日军的编队,这种打法虽然消耗弹药的速度相当快,但是宁海舰也成攻地打破了日军的队形。躲入云间的日机不能辨识主要目标宁海舰,日机领队只好以最高度水平轰炸了海容舰、海筹舰与应瑞舰,但并未造成损失。下午5时30分日机完全退走,结束了22日连续四次的空袭。在空袭中仅宁海军舰即消耗高射炮弹400余发,机枪弹8000多发。平海军舰则消耗高射炮弹265发,机枪弹4000余发。

  一、燃向江阴的战火

  1 9 3 7 年1 1月1 3 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1 1 月1 4 日,日军第十三师团攻占浏河镇,太仓失守,至此乍嘉线全线失守。

  1 1 月1 7 日 ,第154师(后第83军)于本日到达苏州,即转向江阴前进,负确实守备江阴的任务。

  1 1 月1 8 日,淞沪战场施行全线撤退后,日军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同时向吴(县)福(山)线与乍(浦)嘉(善)线突进。同日我军吴福线既设阵地失守。

  1 1 月1 9 日,日军除了向吴福线阵地进行猛烈炮击之外。还强渡昆承湖攻打常熟,进而直接进逼袭击苏州,而由太仓方向推进的日军部队则协同浒浦一线的第16师团、重藤支队,进迫常熟、福山。虽然第18军第11师在虞山的反击有些进展,夏楚中的第98师及叶肇第66军也于常熟、莫城之线与日军展开激战,但当天日军分别攻占常熟、英城镇和嘉兴,当日深夜第3战区司令部下令全面向锡澄线撤退,第19集团军、21集团军向太湖西南的安吉、孝丰、宁国等地撤退,苏州亦沦陷,至此吴福线全线失守,就在澄锡线危在旦夕之际,日军大步西进追击,如入无人之境。

  1 1 月2 0 日,我军主力部队由苏州退入江阴无锡一带,第154师亦于20日夜到达江阴附近,奉刘兴令乘黑夜进入江阴要塞外围既设阵地,同日日军突破吴福线后继续西进。

  1 1 月2 1 日,大批日机空袭江阴,轰炸了江阴县府、利用纱厂、南菁中学等目标。江阴县长兼江阴戒严司令部副司令袁右任上校疏散了大部份居民,江阴县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并且成立了江阴县抗敌后援会,袁右任县长兼任主任,县党部主委蒋醒亚任副主任。后援会成立后组织群众进行了消防,防空监视及灯火管制演习,并且利用3份地方报纸进行抗日宣导。同时后援会也成立了江阴情报站,袁县长自兼站长,这个情报站的主要任务是抽调警力沿江布置防空监视哨以观察敌舰及敌机活动。此外江阴县特务室主任萧焕章也成立谍报组以反制汉奸敌探活动。

  此时因为战局变化,军委会认为在整体态势上江阴要塞很有可能会突出防线,陷入包围,于是军委会决定在必要时放弃要塞。何应钦部长密令要塞准备将新炮拆迁撤退,这个撤退准备使得要塞官兵军心浮动。但第112师的顽强抵抗又使军委会改变判断,认为江阴要塞区的兵力以一战,于是军委会更改命令,命令许司令要坚守要塞。

  1 1 月2 2 日,日军华中方面军不顾其大本营的反对,拟定了第二期作战计画大纲,下令第10军对无锡、湖州继续推进,日本侵略军用来指挥的日军高空侦察气球,在无锡乡间已隐约可望,如一条青鱼悬浮在铁路沿线上空。同日日军开始猛攻江阴炮台,因为国军的防卫部队多为上战场的新败之师,战力不足,加上苏常与锡澄两个国防线的工事又出乎预料地没有发挥作用,所以日军的推进相当顺畅。第10军以第13师团为前卫,在上海作战中损失过半的第9师团以及战力较完整的第16师团及第11师团跟进,向锡澄线发动攻势。

  1 1 月2 3 日,日军以精锐的第13、16、11及第9师团为主力由苏州出发向无锡推进,开始向无锡东面我军阵地猛攻,日军分两路进犯无锡,一路从常熟白茆口登陆,先遣部队于傍晚抵达东亭;另一路从苏州沿京杭运河至无锡下甸桥上岸,重藤支队从江阴方向包抄无锡;见日军有沿京沪线(沪宁线)进犯之势,故刘兴令112师调防至锡(无锡)澄(江阴)公路的祝塘、青阳之线。154师奉刘兴令于本日到达无锡东北,担任掩护主力撤退任务,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指挥154师在到达集结指定地区担任撤退任务时,因传令中看错地名(唐头桥与唐桥头)而误占阵地,因而加速了无锡的失守。同日蒋介石亲自到常州,召集前方将领训话。

  1 1 月2 4 日,日军主力部队沿京杭运河攻抵无锡,在东亭许巷放火焚烧全村,用机枪杀害群众223人。同日敌重藤支队突破中段锡澄国防线,截断江阴、无锡之间公路,开始对无锡以及江阴要塞南部实施陆路包围,苏南战况急转直下。

  1 1 月2 5 日,日军第16、13、11、9等4个甲种师团及重藤支队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猛攻无锡,傍晚锡澄国防线南部重城无锡失陷;中国军
队放弃锡澄线,一部沿京沪铁路向无锡西郊以及常州方向撤退,大部向南,经宜兴往浙赣边境之孝丰、宁国一带撤退。日军进无锡城后即大肆纵火焚烧城内民居、厂房、店铺,顿时城内火光冲天。大火连续烧了七天七夜,夜间在无锡近郊及远乡等农村中,只见无锡城中大片火光,烟雾冲天!此情景甚至在远离城区二三十里的鼋头渚都看得清清楚楚,而江阴要塞自锡澄线守军撤退后几乎成为孤军;同日,日军开始由锡澄公路向江阴要塞区的背后进攻要塞,日军第3舰队长谷也集结了第3水雷战队、第11水雷队与第11扫雷队组成一支攻击舰队,准备完全打通江阴封锁线,清出水路。第11战队派出驱逐舰两艘与炮艇1艘参加编组从水路攻打江阴,另外第1港务部也派出拖船4支。

  1 1月2 6日,日舰鹊号在段山沙炮击江面帆船示威,船队并停泊在段山港以东。国军情报指出这支船队共有大小船只60余艘,并不时向段山港与毛竹港的国军沿海阵地射击。日军陆路部队重藤支队沿锡澄公路从无锡方向包抄江阴,开始从陆路攻打江阴要塞。同日吴兴(湖州)沦陷。

  1 1月2 7 日,莲号、毌号配合4只扫雷用拖船组成支队开始向上游推进。上午10时,日舰驶到江阴封锁线之外锚泊,准备炮击要塞。在日舰抵达时,萧山甲4台接受要塞炮训练的官兵已经观测到日舰并完成测距。甲4台瞄定莲号后快放一轮,正中莲号,使该船起火燃烧。甲4台马上再放一轮四发炮弹,日舰向萧山炮台及巫山炮台还击,各舰发炮达百发,但是日舰的射程短于萧山上的甲4台,所以日寇只能望而切齿。1个小时之后日舰撤退。日军记录指称当时已经能由舰上望到封锁线。这是江阴要塞与日本海军直接接战的第一仗。日军第十三师团兵分两路向江阴猛攻,守军第112师和第103师及江阴要塞守备部队顽强抵抗。

  刘兴总司令此时已经没有能力顾及无锡等地的防务,归江防军指挥的两个师在江阴外围拉开一条由青阳镇到江滨的刚性一线式防线(刘总司令称之为环形工事线),准备与日军决战。26日晚19时,刘兴总司令下达作战命令:

  (甲) 江防军以主力固守江阴要塞,以一部警备江岸,施行持久抵抗,以保长江门户。

  (乙) 第112师以主力占领由夏港口、夏港镇、青山、江阴城南至金童桥间之主阵地带,拒止敌人。

  (丙) 第103师以主力占领由金童桥(不含)经杨家港、凤凰山东麓至长山东麓间之主阵地带,拒止敌人。

  (丁) 第57军率第111师,以一部警备南通,拒止敌人上陆。以大部在靖江附近,协同要塞妨碍敌舰活动并拒止敌人上陆。

  (戊) 要塞部队整备战,构成江上的火力阻塞线,制压敌舰之动作。尤需对于陆正面准备火力,支持陆军作战。

  (己) 江防部队需以鱼雷快艇袭击敌舰,妨碍敌舰活动,掩护地区。

  刘总司令在11月23日上呈军委会的报告中对部队的士气表示忧虑,尤其是新自前线战场退下来的第103师,甚至发生了数起抢劫事件,淞沪会战初期的高昂斗志,已经因为作战中惨烈的牺牲而消沉。


  二、花山战斗

   花山,俗称九里山,北面江阴县城,西守锡澄公路,东靠澄杨公路,南临江阴外围防城重镇青阳和峭岐,是屏障江阴要塞南翼,青阳扼守锡澄公路,自古江阴的陆地城防就以江阴县城为中心,花山、青阳镇为主的环状工事。第334旅在构工时将花山前沿应天河,东横河,斜泾河河桥梁拆断,并且炸断了锡澄公路上的大洋桥,以高屋建翎之势俯瞰平原战场。

  在日军突破吴福工事线并占领无锡之后,第13师团的前后藤支队进行追击,进逼江阴防线外围的青阳和峭岐镇。

  25日,第13师团以猛烈炮火轰击第667团花山阵地,随即对花山发起主力攻势。第667团方叔洪团长亲率所部奋起抵抗,同时日军以一部迂回南闸街与大洋桥,第667团转入全线激战。下午2时半,日军的第一波攻势被第667团击垮。狂怒的日寇在败退之后冲入寨里村大肆屠杀,将全村76户人家全数杀戮。

  在大洋桥,日军越过不甚宽阔的河面,在南闸街的两个工厂建筑上架起机枪对二湾里制压射击,掩护日军大队渡河。守军1个营陷入三面包围,营长负伤,指挥中断。但该营官兵仍然能够各自为战,死战到底。

  一位隐蔽在小桥边的士兵利用地势狙击来敌,连续击毙10余名日军,日军气的将整个小桥炸翻,这位轶名狙击手的枪声才停了下来(第667团这个营的忠勇事迹出自江阴文史资料,但这些战斗在官版战史上没有记录,具体待考。)。

  最让日军感到痛苦的是江阴要塞的制压射击。江阴要塞与第112师建立了联络,许康司令利用第112师的前沿部队为观测所,以丙1台与黄山台向日军的步兵与炮兵阵地进行压制,造成日军极大的压力。日军冒险将部署在小茅山的炮兵推进到与黄山台相隔约10公里的南闸,向黄田港与八圩港射击。但是因为缺乏准备的观测,所以没有效果。上午10时,日军在前线升起两个观测汽球,并在云亭镇以南500公尺处部署一批重炮兵,以方位交会法向黄山炮台进行炮击,许司令下令东山台与西山台也参与对南闸方向的射击,双方展开激烈的炮战。

  这场炮战的胜负是很容易预测的,因为国军有良好的观测人员,而使用的火炮更是大口径的长程要塞炮,足以制压一般日军野战部队配属的75山炮或105榴炮。日军的炮兵射程不及国军,就使用毒瓦斯弹向要塞射击,但是在江风的吹拂下这些毒气弹也没有发挥作用。日军的观测汽球可以在作战中发挥决定性的功用,许司令让台员以测远机估算,得知汽球距炮台约17000公尺,许司令微微一笑,调出秘密武器丙台,向气球射击两回。虽然不知道敌气球阵地的位置,但是两回炮击之后这两个气球均下降消失,证明日军的气球阵地可能被击中或因为威胁而收球。这解除了日军炮兵的威胁。

  最有意思的是日军炮兵可能因为情报或观测的错误,向八圩港内弃置的宁海军舰发射了约300发炮弹。炮战的战果已经难以查考,但是炮战必然对日军炮兵造成严重的损伤,因为日军在汽球降下之后停止了炮击,而第112师则通报当面的日军炮兵纷纷向无锡方向撤退。江阴要塞在炮战中取得了胜利。

  25日下午,该营已战至最后关头,弹尽援绝。宋营长下令吹起冲锋号,全营官兵端起剌刀,大吼着“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向日寇扑去。在惨烈拼杀后,该营官兵自营长以下大部殉国。据当地人民回忆,战后第13师团用以掩埋日军尸体的临时墓地,由大洋桥东岸直到王庄村,埋了一里有余。当夜第667团对南闸进行逆袭并恢复南闸阵地。在江阴要塞的重炮掩护之下,日军对花山几乎无计可施,形成抗战时期中国战场上极为罕见的敌我炮兵实力差异,而且优势居然偏向国军一方,第13师团的悲愤可以想见。

  26日,于是日军又调来飞机空袭江阴要塞,日军在这三个月之中对江阴要塞密集的空袭也是战史上的奇迹,面对只有伪装网的露天炮台,空袭时又有不少汉奸指引方向,日军的海航居然连这种死靶都打不到,足见其技术水平之低劣。而国军88炮的炮兵在两个半月的练习之后终于掌握了技术,在26日的空袭中首开记录,终于击落了日机一架。

  27日下午,青阳守军第334旅第667团一个连与由常熟窜来的后藤支队接战。激战后该连大部牺牲,峭岐、青阳镇相继失守;之后日军第10军命令第13师团随即在无锡以北集结,等待后面3个师团跟进。第13师团则向花山阵地的两翼运动。

  江阴要塞在接到第112师接敌的通报前已经策定了作战任务。要塞以丙台,远程各炮与甲台构成对江面从张黄港到封锁线的江面封锁纵深,但一切能向陆地方转回转的火炮,都要支持陆军作战。这使守军享有一定的炮兵支持。

  在第13师团向花山进逼的同时,守军第112师第667团方叔洪团长以1个营前进配置在大洋桥西南侧。28日下午4时,第13师团在观测气球的引导下猛烈炮轰花山阵地,同时以一个中队向南闸街及大洋桥突进。方团长部署的伏兵猛地狙击,击毙日军30余人并将该股日兵击退。入夜之后,日军又以装甲车为前导突袭大洋桥,意图在敌前修复桥梁以渡河,守军凭借预设阵地之优越地势,以机枪火网大量杀伤日军,日军不支溃退。

  29日凌晨宋营长以一个加强班突袭南闸街,杀死日军守军多人日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在激烈争辩之后决定对江阴地区的作战策略。柳川认为“江阴要塞之敌军顽强,不必迅速攻占,仅予封锁即可”。所以柳川决定以第13师团以及新由骑兵第3、9、17、101大队组成集成骑兵队向江阴方向迂回,截断江阴与南京之间的呼应态势。柳川的这个决定颇为明智,江阴地区有要塞与两个未经重创的步兵师布防。在南京的外围防线中是一个兵力较为整齐的坚强阵地。但是第13师团并不作此同感,第13师团认为攻占江阴将是该师团的一大成就,所以萩州立兵不断向军部呼吁对江阴的攻取。当军部拒绝萩州的提议之后,萩州与沪战时期许多躁进的日军军官一样,决定向军部发出“国军正在撤退”的假讯息,以诱使军部同意对江阴的攻掠。

  其实第10军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如果对江阴只采封锁,争取守军侧背,则江阴地区的国军部队很有可能因阵地突出而主动放弃江阴,日军也能省下千余人的伤亡。事实上军委会已经料到这个可能性,所以先有了江阴要塞撤退的准备。第13师团的蛮勇使第10军的聪明战略成为具文。

  第667团花山的强韧抵抗使第13师团感到震惊。萩州立兵暂时停止对第112师的攻击并设法迂回。因为无锡已经沦陷,所以第13师团越过无锡北方青阳一带,绕过花山阵地带,向江阴县城侧方迂回。


   三、江阴县城防卫战斗

   27日,第13师团推进到江阴县城西南。荻洲立兵将炮兵调到无锡以远离江阴要塞的射程,并且在无锡升起观测汽球对国军的前沿部队进行炮击。许康司令虽然解除了日军炮兵对要塞本身的威胁,但是第112师仍遭日军炮兵攻击使许司令感到良心不安,第112师不断向要塞呼吁炮兵支持,许司令知道只要打下日军的汽球,就能有效削减日军的炮兵火力。许司令的思维远比海军的陈司令来的高明,在发现日军汽球在27000公尺以外,远离丙台射程之后,许司令于27日向航委会提出派机射击汽球的申请。但是11月底的中国空军已经有一定的战损,而且正忙碌于首都的空战,所以直到29日第112师开始撤向县城之前,这个呼吁并没受到响应。

  27日,第112师霍守义师长调整部署,将师预备队第672团调入县城,使第336旅李德明旅长能控制全旅部队进行城防作战。第336旅在县城西南构成一道长纵深阵地,阻止日军进攻要塞。日军的海航部队也对县城进行空袭,空袭结束之后日军的炮兵兵分两路,一路冒然江阴要塞的炮火向江阴县城进行炮击,一路在无锡炮击花山守军。在炮击之后,第13师团前锋在战车掩护之下向江阴城西南发起攻城。守军第112师第672团第2营奋起抵抗。东北军在反步兵作战上是有基础的,但是对于战车反制就显的较为吃力。由于霍守义师长下定死守决心,第336旅将各城门自行以沙袋堵死,以牺牲到底的决心坚守县城。日军屡次进攻县城均不得手,只好再作其它打算。

  11月29日,日军在攻城两天之后暂时停止攻城,将兵力转用到江阴江畔由第103师第613团守备的巫山阵地。第613团罗熠斌团长率部奋起抵抗,以炽盛的火网将日军逐退。日军在第一波攻击不利之后,将攻击方向转向守备定山,云亭镇的第618团。

  第103师战力较差,火力也显得逊色。第618团在得到日军以战车进攻县城的通报之后,就在阵地前沿挖成宽阔的反战车壕。日军进攻第618团的时候果然以战车为前导,在进攻时战车纷纷陷入反战车壕,步兵则遭第618团的防御火力击退。入夜之后,万式炯团长组织敢死队跃下壕沟,以手榴弹塞入战车的瞭望孔,并以集束手榴弹(每束9枚)塞入履带间炸毁履带,将沟内被困陷的7辆战车悉数击毁。

  29日,第13师团完成主力集结,猛攻花山、起山、南闸与江阴县城,全线激战,国军拼死冲杀,近战肉搏。花山第667团死战不退,入夜之后,花山正面的日军胆寒了。整个晚上日军只以各种兵器漫无目标地扫射,不敢进攻,同日宜兴、常州失守。

  30日中午,第103师第618团的定山阵地失陷,守军第9连伤亡惨重。在火线督战的戴之奇副师长下令将逃回的第9连连长夏安民枪决,经过团营长力保,戴副师长命令夏连长率第7连克复定山。夏连长与第7连祝荣华连长以必死决心督队冲锋,一举克复定山,夏连长也在激战中阵亡。日军猛力反扑,第618团全线激战。因装备不良,第103师只好诱敌白刃对决,第618团团附李益昌中校、第2营营长李仲春少校在激战中重伤,第1营营长陈绍培少校与第613团第3营营长刘崧生少校壮烈殉国。何师长见战况紧急,将预备队第615团投入战斗,在激战中第615团周相魁团长与两位营长负伤后送,只剩第3营营长程鹏继续指挥作战。

  11月30日,江阴城防战进入最惨烈阶段,霍师长将师指挥所布在君山,贴近火线,但是花山阵地已经被突破多处。

  30日午夜,第112师所有预备队均上火线作战,霍守义师长命令代参谋长李寓春坐镇君山师部,自己亲率警卫上火线督战,被日军炮火击中重伤,被卫士抢下火线。霍师长负伤之后第112师的官兵士气大跌,第334旅开始向青山、板桥一线撤退。

  第112师的雄斗不休,使江阴要塞区能发挥阻敌力量,并且使首都卫戍总部能从容布防。该师的恶战震动了军委会,蒋委员长闻报,亲电霍师长予以嘉勉:“刘兴总司令转霍守义师长,该部坚守要塞,奋战多日,使后方友军从容布防,南京可保无虞矣,特电嘉奖,中正”。


  四、江阴的撤退

  11月30日,日军第11战队以5艘军舰逼近江阴封锁线,海军乌山炮台与江阴要塞丙1台发炮轰
击。乌山台因为匆促成军,炮台建筑不佳,所以在第一轮炮击之中有1门舰炮因炮座塌倒而失去准头。其余三炮之中有两炮直接命中日军一艘驱逐舰,使该舰舰身倾斜。丙台也击中一艘军舰,第11战队仓惶逃逸。因为炮战过于猛烈,江阴要塞的西山台与黄山台各有一门150要塞炮炸膛,要塞的通信网也多被破坏。据江防军总部的战报指出,30日的炮战中要塞的甲台再发神威,击落日机两架。

  12月1日,日军重新编组第11战队,以近藤英次郎少将为司令。战队主队辖安宅号、坚田号及鸟羽号,掩护队则辖八重山号、栗号、毌号及莲号。扫雷队辖扫雷拖船4艘,警戒队辖津号、比良号、势多号、嵯峨号,协力部队为水上机母舰神川丸。原司令谷本少将因战败撤职。

  炮台虽然发挥的威力,但是陆军的战线已被多处突破,日军第10军在11月28日以第114师团攻占宜兴,30日以第18师团攻占广德,12月2日第114师团又攻占溧阳。江阴在整个南京外围防线上呈现突出的不利态势。

  12月1日下午6时,刘兴总司令在江阴召集会议,副总司令曾以鼎少将、第112师代参谋长李寓春上校、江阴要塞司令许康中将、第103师师长何知重中将与电雷学校校长欧阳格中将均与会。刘总司令在会议中先亲自面告李寓春代参谋长已经安排将霍师长紧急运往后方养伤。在会上了解陆战状况的两师主官李寓春,何知重均建议撤退,欧阳格不置可否,唯独许康司令力争死守。在会议中,刘兴总司令接获南京卫戍长官部电话通知撤退,于是即席下达撤退命令。经过商讨,撤退的办法如下:(一)从现在起(晚八时),要塞炮兵火力,向江阴西门外射击,掩护步兵突围,到十二时为止;(二)十二时后,要塞进行破坏,破坏完毕,从靖江方面向镇江撤退;(三)江防司令部准备快艇和船只,载总司令部向南京撤退,各部队受命后按撤退命令行事。

  12月1日凌晨4时,第112师全师突围,县城守军由马万珍旅长率领转往镇江。但此时日军已推进到花山北麓陈皮弄一带。第667团残部300余员向陈皮弄突围,与日军遭遇,激战澈夜后全团伤亡殆尽。日军攻占花山后,在山麓的计家湾展开屠杀,无辜人民47人惨遭杀害。

  在江阴战役中第112师杀伤日军两千余人,全师伤亡师长以下1000余员(部分大陆史料指出该部主官为“杨开多”、“杨开守”。不确。此二词分别为该两师代号。“杨”为军委会颁下于长江两岸作战部队代号,“开”指军长缪征流的字开源,“多”、“守”分指两师师长常恩多、霍守义。)。

  但是第103师的撤退较不顺利。12月1日午夜,因为在夜间撤退时联络不良,第103师并没有与第112师建立可靠的通讯,该师主力第613团与第618团到达县城以西的钱家村时遭在夏港小股日军伏袭,日军以炽盛火力扫射使第103师部队大乱,师部也与部队失去联络。第613团团长罗熠斌上校、团附魏自选中校在白刃战中殉职,第618团团附兼第2营营长梁之模中校被机枪击中两弹。第618团万式炯团长组织两个班迂回到夏港后方占领屋顶,向夏港的日军机枪巢投掷手榴弹,才将日军火力打消。在夜袭间第103师伤亡官兵360余员。但是遭到日军偷袭之后第103师何知重师长率参谋长王光汉,负伤后送师部的第615团团长周相魁等高级将校与师部人员在黄田港渡江,渡江之后并直接退往汉口,几乎使第103师失去掌握。

  在师部离去之后,第103师由英勇善战的戴之奇副师长掌握,凌晨第103师突围成功,部戴之奇副师长率全师沿江撤往镇江。第102师在步行前往镇江时不得不以担架长途运输伤员,原先负伤的梁之模团附在运送过程中伤口恶化。在抵达镇江郊区因伤重不治殉职。

  在突围命令下达后,许康司令仍指挥炮兵继续作战,据江防军战报指出在1日当天要塞炮兵进入激战的顶点,要塞向夏港、云亭镇两个方向猛烈炮击,以掩护陆军部队突围。日军集中轰炸要塞,在1日的空袭中,无能的日军海航终于炸中了鹅山台与黄山台,因为拙劣的防空布局,两台共有四门火炮被炸毁。日军又向八圩港与十圩港投弹百余枚,试图破江上交通工具。

  1日下午5时,日军突入江阴县城,并向江阴要塞攻击前进。江阴要塞因遮蔽角问题无法炮击突入县城的日军。许司令在压迫下依然努力向夏港与云亭镇炮击,许司令知道要塞多支持一分钟,就有更多的友军能被解救。江阴要塞的隆隆炮声,澈夜不息!

  12月1日晚零时,许司令在敌前从容率领要塞炮兵开始破坏要塞装备,此时要塞的弹药仅余约五分之一。官兵们先摧毁了实体视测远机与探照灯(德制,直径2公尺),接着开始破坏火炮。要塞的清代旧炮较容易自毁,但新的甲炮与丙炮不易摧毁,炮兵试图将泥土塞入炮管之后发射以求炸膛,但因火炮炮身钢材品质甚佳,炮身依然完好。最后炮兵只好倒入硫酸腐蚀炮膛。最难得的是甲台与丙台的官兵因为器材珍贵,竟然在艰难的交通状况下将大批器材法运到仪征缴回,是夜日军战车已到黄山山脚。许康司令在要塞破坏完成后,率部乘轮撤往靖江。江阴要塞的破坏虽然澈底,但是因技术局限,无法将火炮完全毁坏。 

  2日黎明,许司令率领部队撤抵靖江,在抵达靖江之后又率所部赶往镇江要塞。许将军一行到了仙女庙时得知镇江要塞吃紧,马上派一队炮兵干部到都天庙炮台支持作战。不久镇江要塞也弃守。12月8日,第三战区代长官顾祝同上将在扬州巡视,命令许司令率部到仪征把守江防(注二十五)。仪征县毫无作战准备,连县自卫队也没组织。许部到仪征仅两日,即奉第8军军长黄杰命令撤往天长。战后许康司令前后往汉口办理江阴要塞的结束事宜。要塞官兵中有军官37员,士兵115员辗转抵达汉口集中,这批官兵还带着炮对镜数支。另有军官37员,士兵541员被第1军收容,这批官兵带出步枪620支、机枪37挺与迫炮4门。

  江阴要塞奋战到最后一刻由日军战史证实。日军战史称第11战队虽然得到陆军报告已攻克江阴,但直到2日傍晚仍听到该方面的激烈炮声。似乎有部份炮兵在要塞撤退后仍自发对日寇进行炮击。此次日军在江阴战死8000余人,国民党方面阵亡数字不详估计2万人。

顶一下(60 写日记 296115 104349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