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嗑瓜子里的进化论

planedog [感悟] 2013-09-02 20:32:54 星期一 晴天 查看:289 回复:1 发消息给作者

我们爱花一个下午嗑瓜子,可以吃下成斤成斤的手剥小龙虾,爱没完没了的剥各种坚果。如果给你剥好的瓜子仁,果肉和虾球,我们吃一会儿就会失去兴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现在让我从人类进化的视角给你一个或许你不曾想过的另类解读:

在人类的几百万年的演化历史中,有99%以上的时间是处于狩猎-采集时代,那时候我们的祖先在广袤的草原和深林中过着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各种各样的石头被制作成各式各样的规格,有的边缘锋利适合切割,有的一端钝重适合敲打,有的扁平适合磨砺,但它们无论多么花样繁多最开始都是被制作出来用以处理各种杀死的猎物和采集来的各类植物的。要知道香嫩的果仁都是包在坚硬的外壳里,而动物的鲜肉都裹有厚厚的皮毛甚至甲壳。因为长期处于食物稀缺的时代我们进化出对高脂肪高蛋白的动物鲜肉和坚果(高植物蛋白)以及高糖类(谷物)的情有独钟。或许有人可能会说不是还有蔬菜和水果吗?要知道在那个朝不保夕的时代水果和蔬菜所含的那点水分和纤维素以及少量的糖分显然不能够满足一个哪怕最小的人类部落对热量的需求,另外水果和蔬菜不适合对能量的储存(脂肪可以被大量储存在皮下以备食物匮乏时变现为热量支撑体力而蛋白质具有高热量并且是人体发育成长的重要物质)。关键在于那时候还没有农业(农业诞生到现在最多不超过一万年,而人类的狩猎-采集时代至少有一百多万年),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米饭(谷物)在那时都是一颗一颗裹在谷壳里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大脑习惯于一个事实,那就是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是需要手工处理的。动物的肉需要用锋利的石头边缘刮去外边厚厚的表皮而有些大的动物骨头可以通过硬石头敲击吃到里面肥美的骨髓,而坚果和谷物需更需要通过敲弄破坚硬的外壳才能享用。你能想象我们的祖先在几天没吃东西时终于得到那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时的兴奋心情吗?那美味的食物就在眼前, 可是经验告诉他不能直接去咬(很多动物的皮毛都会刺痛舌头、刺伤口腔而大部分的坚果的壳会让咬它的人牙崩泪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饿再累也必须先将食物做去皮(壳)处理,虽然需要花些功夫,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可口的食物终于被送进急不可耐的张大的饥饿的口腔的刹那,那味蕾上飘散的奇妙香气使得之前那些人的去皮剥壳之类的步骤都一下子变的可爱起来。想象一下当每次享受到令人心动的美味之前都先经过一个手工处理(去皮剥壳)的步骤,那么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去皮剥壳就意味着美味佳肴的到来,重复了一百万年以上的强化联想,那么是不是给食物去皮剥壳本身会变成一件与享受美味一样无比美妙的事情呢?而其中就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成就感“。在人类祖先的艰难进化之路上,无论对于种族还是个人,最大的成就就是能生存下来,然后繁衍下去。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获得足够的食物。世界上还有比获得食物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吗?我们的大脑进入到现代社会的时间只有不到狩猎时期的千分之一。所以说我们人类其实是带着石器时代的大脑活在现代社会的有趣动物。显然我们进入现代社会的时间太短,而我们的大脑对享用食物前先手工处理(去皮剥壳)的迷恋和执着有着百万年的进化基础。

现在你该知道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热爱嗑瓜子了,而且我们还将继续嗑下去。即便人们发明了去壳机器,我们仍将持之以恒,死磕到底!

顶一下(36 写日记 1286343 222890
上一篇:伤心的童话下一篇:怎样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