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献给驴

王枭倩 [无奈] 2013-04-03 10:52:52 星期三 晴天 查看:173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驴赋 

很久以来,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色。至今,人们仍然把驴定格在“黔驴技穷”中,成了虚张声势、无能和愚蠢的代名词。

    在中国语言文化里,有“驴”组成的众多个成语、俗语中,还没有找到一个算是真正褒义的。驴打滚、驴唇不对马嘴、好心当成驴肝肺、黔驴之技 、驴年马月、卸磨杀驴、驴脾气、不骑马,不骑牛,骑头毛驴中间走......,诸如此类。与马、牛相比,驴在人们意识里,怎么也不敢与“马踏飞燕”、“马到成功”、“老黄牛精神”、“牛气冲天”、股市上的“牛市”等相提并论。

    其实,早在神话传说中,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倒骑驴就是驴形象的闪亮登场,它地位之高,都能与神通广大的群仙为伍,还没有哪一头牲畜获此殊荣。

    在汉代之初,它就被汉武帝视为奇兽,放养在皇家花园,堪与熊猫相媲美。东汉灵帝时,驴更是王公贵族的宠物;明朝李时珍、唐朝孙思邈等医药泰斗对驴产品的药用价值给予高度评价;唐代 “驴鞠”盛行,是与现代马球、足球相似的一项体育运动;我国古老地方剧种――唐山驴皮影曾名震中外;阿凡提既聪明又神气的小毛驴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古代诗人和驴有不解之缘,陆游、王安石、李白、杜甫、贾岛等文人墨客都有骑驴寻诗觅句的经历。

    在现代,我国藏民有“娱驴节”,山西晋中的艺术节有驴车表演,陕北驴主人要为驴驹操办“满月”仪式。我国著名画家黄胄以画驴闻名,对驴大加赞赏。在美国,驴还是民主党的徽记,代表了谦虚、能干和勇气。

    应该说,驴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和伴侣。

    驴比牛吃得少,走得快,驮力大,耐力强。既能在磨坊度春秋,又能负重走险路。在偏僻农村、在黄土高原、在世界屋脊,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是名副其实的“电驴子”!

    驴比马个头小,要求低,性情温,做事不张扬。与讲究奢华,游山观水的“驴友”相比,驴不求口舌之美,不求眼观之乐,需要的只是一把草、一钵水,是真正的“酷驴”!

    在古代战争中,冲锋陷阵的是马,而运送粮草的是驴;在现代喧哗浮躁的赛马场里,出风头,受关注,戴红花的是马,可在田间地头、山区峡谷默默无闻行走的是驴。就是现代战争中,驴也是功不可没的。阿富汗战争中,联合国救灾物资就是靠4000头瘦骨嶙峋的驴分送到全国各地饥肠辘辘的难民手中的。驴的忘我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所急需的吗?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生活富裕了,狗、猫等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狗不看家护院,猫也不抓老鼠了,摇身一变,成了人类的坐上客,床上伴,成为宠物。狗死了,有人甘愿出10万元为其殡葬送终。而驴却黯然而去,继之在“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呐喊中,变成了肴驴肉、腊驴肉、全驴宴等,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

    驴,成就了众多名人墨客,可有几个人为驴歌功颂德啊?

    驴,经历了茶马古道艰辛,可有几个人为驴树碑立传啊?

    驴,奉献了瘦弱矮小身躯--皮制成了阿胶;骨做成了骨胶、骨粉;血提取生物制品,加工成其它动物的饲料,......。驴的全身被人们轧干用净,可有几个人为驴喊冤叫屈啊?

    驴啊,你真冤!

    在仕途上,驴既不像斜刺里杀出的“黑马”,受到主人的青睐而飞黄腾达,连升三级;又不像甘于平凡,庸庸碌碌的黄牛,因为默默无闻而受赞扬。驴会由于看不惯昏暗现实相互倾轧而发发驴脾气,尥蹶子,昂天长吼而遭人讨厌,不受待见,终生难派上好用场。

    平心而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不光需要黑马、黄牛和大熊猫,更需要正确看待驴,用科学的眼光对待驴,真正发挥驴全身是宝的优长,为驴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充分体现出驴的真正价值。

    相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文明的人类终将给驴一个公正的定位。

    让我们重新认识驴吧!

 

 

 

 “驴”与“旅”谐音,是中国自助游FB游自虐游一族的互称。 
“ 驴”,又叫“马+户”,这是我小时侯对我一个姓马的同学的称呼,他高兴了一阵子,后来知道了其含义,大生气,生大气。我们现在自称驴子,我们是欢快的驴子,现在的驴子经过我们的发挥,已经提高了一个高度,我们是高尚的驴。 

一,驴的历史沿革。驴,耐粗饲,善负重,吃苦耐劳,性温和而倔强,是驴友文化的标志宠物。中国的驴文化可以说是历史悠久。驴,哺乳纲,马科。虽然优点很多,但无论骑乘挽曳都不及马。因此驴不要自得于轻灵、高亢,便求改良。驴马杂交出了个两不象的骡子。马生的骡子叫马骡,驴生的骡子称驴骡,各自优劣,人们自有定断,不复言。历史上有很多驴的典故,驴是温和而善良的。它们拉磨吃草,但是不出奶,所以在起历史地位上不如牛高尚,不如马高贵,低贱而勤劳, 
为什么互称为“驴”呢?因为自助游者通常都是背着个大背包,里面装满各类旅途所需用品,就像驴子驮着东西一样。他们经常自嘲自己:“累得像驴一样”。是驴都鄙视戴着小黄帽跟在导游小旗指挥下“到此一游”的旅游方式,而在网络社会里呼朋唤友,找一群志同道合之“驴”,背着硕大的背包,带着简单的干粮,走向大自然。这些驴富有个性,崇尚自然,勇于探险,全国已有两百万之众驴。他们伴篝火,枕绿地,望皎皎明月,覆浩瀚星海,把酒问苍天,何其豪哉壮哉! 
与之相关的,他们的圈子叫“驴圈”,他们的互相嘶叫笑骂的地方叫“驴坛”,广东的“磨房”是有名的“驴坛”。他们的出游叫“驴行”。他们的对象叫“伴驴”。BBS,号称“驴坛”。进去的人,驴哥哥驴妹妹叫得热络。进圈时间长了,人称老驴。叫声响亮、应者众多的叫名驴,被尊者赶紧自谦的是菜驴。 
     
    二,驴的分布和分类。中国的驴,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南方照说没有,但贵州也一定不少了。唐时黔无驴,偶去了一只,还闹出个黔驴计穷的悲剧来。那驴只有一个招式:尥蹶子。便教识破了无他计呢,也就是个让人磨牙的什物。所幸的是华南虎如今已灭绝了。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多产天下名驴,名驴聚集,深圳受外来影响较大,广泛分布,其成分杂,种族种群复杂,有外国来的高贵驴,有深圳本地以及广东岭南驴,他们多讲当地驴语,有高档鞍子和名贵驴蹄,对广东的驴文化的推动和驴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还有内地来的,我们叫他草驴,内地几省,根据不同地域的区分,他们也分出不同的种群,有云贵来的耐苦驴,北方来的朴实驴,有东北来的大个铝,有江浙来的温顺驴。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阶层,不同的驴子干的事情又有较大区分,A。有的驴子喜欢爬山,负重,叫拉磨驴。B,有的驴子喜欢拉车城市暴走,叫暴走驴。有的驴子喜欢骑车远行,叫单车驴。C,有的驴子喜欢架车出游,架车出游之驴根据我的分类,属于高尚的一族,逐渐淡出驴群,归为“马”群里去了。D,还有一部分原来为驴,后来加入相关驴文化驴产业的行业里去了,逐渐少参加拉磨,我叫他们为“牛”。至于“驴”和“马”结婚所生之子,暂时叫“骡子”,他们具备驴的气质和马的高贵。E,还有色驴,色驴分两种,一种是喜欢照相的驴子,格调高雅,另外一种喜欢借“混帐”之机占女驴便宜的也叫色驴,格调粗俗。 

   三,驴的发展:驴的发展,离不开驴们自己的努力,近来观驴的行踪,发现女驴增多,这是驴文化发展的一个好现象,女驴不可小看,初几次磨蹄子,可能会累的娇喘微微,粉脸红红,香汗淋漓,脚步蹒跚,但是经过几次拉磨,优势渐渐现露,脸也晒黑了,长的粗壮有力,对驴群的活动的贡献以及价值渐渐增大,俗话讲,男女搭配,拉磨不累。我们驴们应该发展自己,不要蜕变成“马”或“牛”们,他们偶尔装驴做势,实则已经叛变。要努力把驴文化发展广大,没“伴驴”的驴群,尽量发扬奉献精神,互相帮助,女驴尽量找男驴做“伴驴”,将来后代才不会出现骡子现象。有机会的话,找个外籍驴也不错,可以改良驴品种,发展驴文化。 

    四,驴的本身价值:驴肉细嫩味美,营养丰富。驴皮用途很广,是轻工业好原料,肉驴系肉皮兼用。 经科学测定,每百克驴肉中含蛋白质18.6克,脂肪0.7克,钙10毫克,磷144毫克,铁136毫克,热量80大卡。其中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猪肉都高,而脂肪都很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品。据医学记载,驴肉还有补血、补气、补虚、壮阳健肾的功能,是理想保健肉食品。 肉驴属草食家畜,适应性好,一般没有疾病感染,自身免疫抗病力强,更没有传染性病流行史。驴耐粗饲料、易饲养、好管理,繁殖快,费用低,放圈养都可,很适合农户饲养。即使草原面积不广,采取舍饲秸秆青贮也是好饲料。育肥肉驴毛重收购8-9元/公斤,刮净肉16-18元/公斤。一头肉驴可卖两千多元,若将肉驴分割加工冷冻、肉干、肉松、腊肉、五香驴肉、驴肉罐头。愿经常拉磨的驴们少吃牛肉,多吃驴肉。 
经过这些描述,大家可以知道,驴这个称呼多么好啊

 

驴的定义

 

马科、驴属。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

品种简介:我国疆域辽阔,养驴历史悠久。驴可分大、中、小三型,大型驴有关中驴、泌阳驴,这两种驴体高130厘米以上;中型驴有辽宁驴,这种驴高在110-130厘米之间;小型俗称毛驴,以华北、甘肃、新疆等地居多,这些地区的驴体高在85-110厘米之间。

驴的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它的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型。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驴可耕作和乘骑使用。每天耕作6-7小时,可耕地2.5-3亩。在农村还可乘骑赶集,适于山区驮运及家庭役用。驴肉又是宴席上的珍肴,其肉质细味美,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说。经测定,每百克驴肉中含蛋白质18.6克,脂肪0.7克,钙10毫克,磷144毫克,铁13.6毫克,热量80大卡。其中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猪肉都高,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驴肉有补血、补气、补虚、滋阴壮阳的功能,是理想的保健食品。驴皮可制革,也是制造名贵中药阿胶的主要原料。

 

 驴的起源 

在6000年以前,驴在非洲的东北部驯养,家化。4000年以前经西亚、中亚来到我国新疆,当时驴在内地很为珍稀。后在2000年以前的西汉,在张骞通西域时,驴、骡才随良马和苜蓿一起引入内地。开始多在陕西省的关中地区饲养,唐宋时期驴作为役畜,已遍布中原地区.

 

到过葡萄牙的游客,或许会对葡萄牙人的好“斗”留下深刻印象。在闲暇时日,尤其盛夏消暑季节,葡萄牙人斗牛、斗鸡、斗驴,领略惊险,享受刺激,其乐无穷,其趣无穷。

 

葡萄牙的驴
    在葡北部邻近西班牙的蒙塔莱格罗地区,盛行斗驴比赛。与斗牛和斗鸡相比,斗驴倒从未遭到非议。因为与其说是斗驴,实乃“斗驴嘴”或“斗驴吼”。比赛时,两头公驴先后大叫一声,算是挑战和应战;随后便声声比高,竭力企图压过对方的吼声。赛到最高潮,驴嘴相撞,当真斗起嘴来,最终以嘴更硬的驴击退对手决出胜负。而斗胜之驴此时总会仰天高叫,那一声惊天动地,像在宣布:“我是冠军!”

 

摩洛哥的驴

依山而建的非斯老城是摩洛哥的手工业之都,早已被列为世界遗产。在非斯老城狭窄而崎岖的街道上,负重的毛驴早已走了上千年,只不过所驮的货物发生了变化。游人徘徊在非斯老城里,经常会被紧贴身后的毛驴撵得不知所措;迎面遇上毛驴,也只有主动让路的份儿。有时,在只容一人通过的窄巷里,两头毛驴狭路相逢,怒目相视,互不相让,一下子便把通道堵得严严实实。

    毛驴蹄叩击石板路面声、工匠铺响起的敲击声、清真寺传出的悠扬诵经声……交织成非斯老城千年不变的交响乐。有什么比毛驴更适合作为非斯老城的交通工具呢?遍地的驴粪虽然煞风景,却是真实的原生态,让人们深深感到,非斯老城保持着历史的原汁原味。

    在摩洛哥的农村,无论山沟、高原还是沙漠边缘,毛驴默默地为人们分担着生活的压力。摩洛哥缺水,许多地区方圆几百里都没有地表水,村民取水只能去几十里外的深水井,毛驴则是他们的必备交通工具。在那里,常能看到老人边骑驴边哼着小调,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曾邂逅摩洛哥一对农村姐妹,姐姐十来岁,妹妹小得多。姐姐忙着洗衣服,妹妹负责打水。干完活儿,姐姐牵着两头毛驴往回走,毛驴一头驮着三五个沉重的水桶,另一头驮着妹妹和两筐洗净的衣服。微风里,毛驴渐行渐远,铃铛声却仍然清脆入耳。

   这对姐妹长大后,也许仍会和毛驴相伴终生。她们可会想到,对她们再普通亲切不过的毛驴,会在异域客的心里留下永远的回味和感慨?

 中国的驴:

  详情请见:http://xiaonei.com/getuser.do?id=222620889

 

20070910093220482.jpg20071119141134195.jpg
顶一下(34 写日记 1240781 226682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