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想首页

台钓的脑线长度与灵敏度

赵 ╯3╰ 曦 [感悟] 2013-03-20 16:43:01 星期三 晴天 查看:506 回复:0 发消息给作者




钓组入水后,你不知鱼要吃哪粒钓饵,不知鱼用多大的力吃饵,不知鱼吃饵后要向哪个方向位移,不知鱼要位移多大距离。水中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这些具体情况不同,引起的漂尖反应也会不同。

  这里说的灵敏度,不是说鱼的某一次吃饵引起的漂尖反应大小,而是指钓组中饵钩向多个方向位移引起漂尖沉浮变化的综合评价。就象我们评价一个人一样,说这个人是个好人坏人,不是因为他的某一天的表现或某一件事作法,而是要看他的主流或全部。

  首先,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鱼吃饵后上送饵钩或鱼在饵钩上方吸饵时的浮漂反应,浮漂的这种反应大家都称为送漂。
台钓钓组送漂能送多高?这要看钓组的脑线长度、调目钓目的目数多少及其他有关情况。
我们假设一粒饵钩能压沉漂尖4目,假设上下钩的距离大于漂尖4目的长度。在吃饵鱼的抬头高度不超过二倍的脑线长度的情况下,如果钓组是调四钓四,钓组不会送漂;如果钓组是调四钓三,钓组送漂不能超过1目;如果钓组是调四钓二,钓组送漂能不能超过2目;如果钓组是调四钓一,钓组送漂不能超过3目;如果钓组是调四钓零,钓组送漂不能超过4目。实际垂钓中,钓组一般是双钩,而鱼吃饵时又很少是将双饵钩同时上送,钓组的送漂高度又因具体情况分别不同。

我们知道,在传统钓法钓组里,饵钩有自己的运动盲区。如果水底地面较平整,盲区的范围是个半球体,球心是铅坠,球半径与脑线长度相等。在盲区范围之内,不管饵钩怎样运动,浮漂都不会有所反应。在鱼吃饵上送距离超过脑线长度出了盲区范围后,饵钩就会拉动铅坠上移,浮漂就会同时上浮。

同传统钓法一样,台钓钓组的饵钩也有运动盲区。钓组在调四钓四空钩时,两枚钩同时落底,长脑线弯曲,短脑线垂直落底,如图(1)左。钓组在调四钓四有饵时,两粒钩也同时落底,长脑线弯曲,短脑线 垂直,如图(1)右。长脑线饵钩的运动盲区范围是个球体,铅坠o为球心,球半径与长脑线相等。

鱼吃长脑线饵钩上送距离小于长、短脑线的总长时,浮漂不会有所反应。在鱼吃长脑线饵钩上送距离大于长、短脑线的总长时,饵钩就会拉动铅坠上浮,浮漂就会同时上浮。短脑线饵钩的运动盲区范围也是个球体,球心为铅坠o,球半径与短脑线长度相等。在鱼吃短脑线饵钩上送距离小于短脑线的2倍长时,浮漂不会有所反应。在鱼吃短脑线饵钩上送距离大于短脑线的2倍长时,饵钩就会拉动铅坠上浮,浮漂就会同时上浮。

 

 

钓组在调四钓三空钩时,长脑线钩落底,长脑线弯曲,短脑线垂直,钩背离水底的距离等于漂尖1目的高度h,如图(2)左。

钓组在调四钓三有饵时,,两粒饵钩同时落底,长脑线弯曲,短脑线垂直,长脑线饵钩的运动盲区范围是个球体,铅坠O1为球心,球半径与长脑线相等。如图(2)右。在鱼吃长脑线饵钩上送距离小于长、短脑线的总长时,浮漂不会有所反应。在鱼吃长脑线饵钩上送距离大于长、短脑线的总长时,饵钩就会拉动铅坠上浮,浮漂就会同时上浮.
短脑线饵钩的运动盲区范围也是个球体,球心在铅坠上方漂尖1目长O2处,球半径与短脑线长度相等。盲区下沿离水底的的高度等于h,等于O1、O2的距离。在鱼吃短脑线饵钩上送距离小于短脑线的2倍加漂尖1目长时,浮漂先上浮1 目后再不会有所反应。在鱼吃短脑线饵钩上送距离大于短脑线的2倍加漂尖1目长时,浮漂就会先上浮1目,稍停一下再上浮。

钓组在调四钓二时,调四钓一,调四钓零时,饵钩运动盲区情况与以上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空钩时上钩离水底的距离大小不同,有饵时上粒饵钩的盲区高度不同。

在单粒钓饵的重量不足以压沉整个漂尖时,饵钩的盲区情况由饵钩的实际重量及上下钩的距离等情况决定。分析方法可参考以上用大饵的方法。

如果台钓钓组用单钩独饵,饵钩运动盲区情况比较简单。钓组在调四钓四时,饵钩的运动盲区以铅坠为球心,以脑线长为球半径。只要鱼的送漂运动距离不大于2倍的脑线长,浮漂不会有反应。

钓组在调四钓三时,饵钩的盲区以铅坠上方漂尖1目长处为球心,以脑线长为球半径。鱼吃饵上浮时,浮漂先有1目的上浮反应,然后停止不动。只要鱼的送漂运动距离不大于2倍的脑线长加漂尖1目长,浮漂不会再有反应。.....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台钓钓组中,浮漂的上浮反应与钓组调目钓目的多少、鱼吃饵上浮的距离大小、鱼吃哪粒钓饵、脑线的长度、饵钩的重量、上下钩的距离大小等因素都有关系。为了让台钓组的送漂距离大些,我们要在调漂时心尽量调多钓少,要选用漂尖细长的浮漂,要让脑线短些,要让上下钩的距离大些,要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大一点的饵。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台钓钓组脑线较长,饵钩运动盲区较大,吃饵鱼的上浮距离一般不会超过长、短脑线的总长或2倍的短脑线长,浮漂的上浮距离一般也只有一目、二目或其他较小的距离,极少有象传统钓法那样的大距离送漂现象。脑线长度是饵钩运动盲区大小的决定因素,如果不考虑钓组的隐蔽性,缩短脑线就会让饵钩的运动盲区范围缩小,就能清楚地观察吃饵鱼的送漂情况,钓组的灵敏度就会大大提高。





鱼吃饵上送时脑线长度会影响灵敏度,鱼水平 拉饵时会不会影响?如图左,设单钩悬坠钓组在水中悬浮,钓组为调M钓N目,鱼在水平方向F吸拉饵钩时漂尖下沉0.1厘米。求脑线在10、20、30厘米长时饵钩的横移距离。

 

 

在漂尖下沉同样大的距离时,如果因为脑线的长度不同,饵钩位移的距离不同,我们就可以分析鱼在水平拉饵时脑线长度与灵敏度的关系。

 

 

大家知道,鱼在吸拉饵钩时的时间很短,漂尖常常是有力的“一顿”。这说明鱼在瞬间吸拉饵钩时,水对钓组的横向位移阻力较大,钓组在瞬间没有或者很少有横向移动,这就使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相对简单,我们可以假设鱼的吸拉饵的时间很短,漂尖瞬间不横移。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计算出问题的答案。

 

 

如上图右,在三角形ABC中,A为铅坠的位置,B为饵钩未被鱼吸拉时的位置,C为饵钩被鱼吸拉后的位置。AB为脑线长度,BC为饵钩位移距离,鱼在水平吸拉饵钩时,∠ABC为直角。

 

 

在斜边AC上取一点D,让DC=AB。D点为鱼吸拉饵的瞬间脑线牵拉坠到达的位置。因为整个钓组在横向位移时受到的水的阻力较大,不可能与饵钩同步水平位移,而坠在脑线的牵动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到达D点,所以,在脑线长度确定、钓组不横移的情况下,AD与漂尖下沉的距离大致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如果我们知道了AB的长度,知道了DC=AB,知道了AD的长度,再求BC的长度不是轻而易举吗?

 

 

因为:AB2+BC2=AC2,所以,在钓组中的脑线长度分别为10、20、30厘米时,设BC的距离依次为BC1、BC2、BC3,如果漂尖下沉距离为0.1厘米,我们可以列出三个等式:

 

 

102+BC12=(10+0.1)2

 

 

202+BC22=(20+0.1)2

 

 

302+BC32=(30+0.1)2

 

 

计算上列三式,我们得出这样的答案:在看到漂尖下沉了0.1厘米时,如果脑线分别长10、20、30厘米,饵钩在水平位移的距离则分别是: 

 

 

  BC1≈1.4厘米

 

 

  BC2≈2.0厘米

 

 

  BC3≈2.5厘米。

 

 

这简单的计算说明,在鱼水平拉饵时,脑线长度对钓组的灵敏度是有影响的。尽管漂尖下沉同样的距离,因为脑线长度不同,水底的饵钩位移距离也不相同。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鱼在水底同样的吸饵动作,因为脑线的长度不同,在漂尖上的沉浮距离也不相同。

 

 

以上计算的是理想状态下最简单最基本的饵钩位移模式。当然,钓鱼问题不同于简单的数学计算。钓组有自身的物理特性,鱼吃饵的动作不会象我们假设的那样理想,那样规范。饵钩的运动可能不是直线,铅坠的位移也可能是一条曲线;这条鱼是水平拉饵,那条鱼可能是向斜方吸饵;这条鱼是快吸,那条鱼可能是慢拉;这条鱼是先快后慢,那条鱼可能是先慢后快.......;不管鱼的吃饵动作如何不同,钓组的脑线长度对浮漂沉浮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是影响的大小而已。

 

 

有的钓友也知道脑线的长短对钓组的灵敏度有影响,只是认为短脑线在力的传导中损失少,长脑线在力的传导中损失多。我觉得这样分析不妥,能影响脑线力的传导的,只能是水的阻力或磨擦力,而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知道,水的阻力或磨擦力对脑线拉扯铅坠的影响很小。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鱼吃饵上送时饵钩运动盲区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了鱼水平拉饵时脑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鱼在下拉饵钩脑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

 

 

  钓组在钓浮时,饵钩悬在半水,鱼吃饵后也有下拉饵钩的可能。下拉的角度因鱼不同,因饵不同,因水深不同。如果我们知道了漂尖下沉的距离,知道了脑线的长度,知道了鱼下拉饵钩的角度,我们同样可用数学知识大体分析出饵钩位移的距离。

 

 

  为便于理解,我们可先分析一下鱼下拉饵的角度300时的饵钩运动情况。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鱼吃饵上送时饵钩运动盲区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了鱼水平拉饵时脑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鱼在下拉饵钩脑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

 

 

  钓组在钓浮时,饵钩悬在半水,鱼吃饵后也有下拉饵钩的可能。下拉的角度因鱼不同,因饵不同,因水深不同。如果我们知道了漂尖下沉的距离,知道了脑线的长度,知道了鱼下拉饵钩的角度,我们同样可用数学知识大体分析出饵钩位移的距离。

 

 

  为便于理解,我们可先分析一下鱼下拉饵的角度300时的饵钩运动情况。 如上图2,当脑线长度分别为10、20、30厘米长时,如果鱼的拉饵方向是水平拉饵,假设漂尖下沉1厘米,饵钩的位移距离分别为:

 

 

  BC1≈4.58

 

 

BC2≈6.40

 

 

BC3≈7.81

 

 

  分析以上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鱼水平拉饵时,脑线长短对钓组的灵敏度影响最大。当我们看到漂尖下沉某一距离时,饵钩的位移距离随着脑线的增长而变大。反过来说,鱼在水平拉饵时,饵钩位移同样大的距离,漂尖的下沉反应大小会因脑线的长短不同而改变。脑线越短,漂尖下沉的距离越大;脑线越长,漂尖下沉的距离越小。

 

 

  2、鱼垂直下拉饵时,脑线长短对钓组的灵敏度没有影响。不论我们用多长的脑线,只要是鱼的拉饵方向是垂直向下,当我们看到漂尖下沉1厘米时,饵钩的位移距离都是1厘米。

 

 

  3、脑线长短对钓组的灵敏度影响随着鱼拉饵的角度变化而变化。鱼拉饵时的角度与垂直水线的夹角越小,脑线长短对钓组的灵敏度影响就越小,这种变化在夹角为零时达到极限。鱼拉饵时的角度与垂直水线的夹角越大,脑线长短对钓组的灵敏度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在夹角为90度时达到极限。

 

 

  4、在一些情况下,长脑线对钓组灵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用长脑线钓鲫时,常见漂尖有“一顿”的漂相。如果鱼是在水平拉饵,这种漂相表明,饵钩的位移距离很可能达到2、3厘米。这时的饵钩已被鱼含在口中,这时提竿,即可中鱼,如再延迟,就易错失良机。






有人说,调漂调的是什么?调的是剩余浮力。有人说,调4钓2比调5钓3灵敏,是因为调4钓2比调5钓3的剩余浮力小。

 

 

  这些说法对吗?

 

 

  剩余浮力的说法,在钓界有争论。严格说来,剩余浮力一词并不科学,我们觉得用剩余承载力或剩余漂尖比较好理解。钓组(1)是调5钓3的示意图,图中空钩时钓组漂尖露出水面5目,有饵时钓组漂尖露出水面3目。钓组(2)是调4钓2的示意图,图中空钩时钓组漂尖露出水面4目,有饵时钓组漂尖露出水面2目。比较两个钓组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钓组不但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不同,它们的脑线长度也不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做过计算,脑线越长,钓组灵敏度越低,如果从脑线长短的角度看,钓组(1)的灵敏度要比钓组(2)的灵敏度高。如果从如果从“剩余浮力”的角度看,钓组(1)的灵敏度要比钓组(2)的灵敏度低(就算钓组的剩余承载力真的对钓组的灵敏度有影响,剩余承载力大的钓组迟钝),这两个钓组的灵敏度也是无法比较的。

 

 

  垂钓中,钓组的水线长度、脑线长度、漂尖粗细、钓点 水深。。。。等诸多条件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钓组调目钓目的多少(剩余承载力多少)来判断钓组的灵敏度。如果别人调5钓3钓了条鱼,你就赶紧去调5钓3,说不定你还是钓不上来。
上图钓组(4)、(5)、(6)分别为调5钓3、调4钓2、调3钓1的钓组示意图。我们假设这三个钓组除调钓目数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漂尖、漂体、水线、脑线等)完全相同。在这种情况下,3个钓组间的铅坠也只有大小等于漂尖1目承载力的差别。

 

 

  我们假设鱼拉饵钩后,作用在浮漂上的垂直下拉力,等于漂尖半目的承载力(或半目漂尖入水后的浮力)。这时,钓组(4)只能入水半目,漂尖露出水面2.5目。钓组(5)只能入水半目,漂尖露出水面1.5目。钓组(6)只能入水半目,漂尖露出水面半目。

 

 

  我们假设鱼拉饵钩后,作用在浮漂上的垂直下拉力,等于漂尖1目的承载力(或1目漂尖入水后的浮力)。这时,钓组(4)只能入水1目,漂尖露出水面2目。钓组(5)只能入水1目,漂尖露出水面1目。钓组(6)只能入水1目,漂尖露出水面0目。

 

 

  我们假设鱼拉饵钩后,作用在浮漂上的垂直下拉力,等于漂尖2目的承载力(或2目漂尖入水后的浮力)。这时,钓组(4)只能入水2目,漂尖露出水面1目。钓组(5)只能入水2目,漂尖露出水面0目。钓组(6)全部沉于水中。

 

 

  我们假设鱼拉饵钩后,作用在浮漂上的垂直下拉力,等于漂尖3目的承载力(或3目漂尖入水后的浮力)。这时,钓组(4)能入水3目,漂尖露出水面0目。钓组(5)全部沉于水中。钓组(6)全部沉于水中。

 

 

  钓鱼人都知道,观察漂尖的沉浮是以水面为参照物的,漂尖入水以后,它下沉的准确目数是很难观察。不管是调5钓3,还是调4钓2、调3钓1,漂尖在水面以上,同样大的力总能拉沉同样距离的漂尖。一旦漂尖全部入水,钓组处于水面以下,灵敏与否就无从谈起了。

 

 

  不可否认,在一定范围内(小于长漂尖的承载力,大于短漂尖的承载力),同样大的力,能将露出水面目数少的漂尖全部拉入水中,而露出水面目数多的漂尖只能部分入水。这只能说明这个力过大,不适于分析灵敏度,这与钓组的灵敏度无关,不能说明漂尖露出水面目数少的钓组灵敏。

 

 

在我们评价一架天平的灵敏度的时候,是要看它能否秤量出很轻很小的东西,如果加上一个大法码它的一端上了天,能据此就说它的灵敏度高吗?

 

 

  不过,也有不少人是将漂尖是否全部入水作为是否提竿的依据,漂尖露出水面目数少了,全部入水的机会就多,就更易提竿获鱼。这也只是个看漂方法问题,也与钓组灵敏度无关。





知道了脑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我们就可以很易地比较垂钓时经常遇到的几种钓组的灵敏度情况。
图一(1)是台钓钓组钓浮时的示意图,图中A、B饵钩大小相同,两个钩的脑线长度不同。在这个钓组中两个饵钩的灵敏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当鱼分别等距离下拉A、B饵钩时,漂尖下沉的距离相同;当鱼水平横拉A饵钩时,漂的下沉距离大,当鱼等距离水平横拉B饵钩时,漂的下沉距离小。

如图一(2),当鱼等距离上拉A饵钩时,漂先上浮一小段距离,进入小盲区。小盲区以O’为球心,以短脑线长为半径。当鱼等距离上拉B饵钩时,漂先上浮一小段距离,后进入大盲区。大盲区以O’为球心,以长脑线长为半径。综合看鱼的这三种吃饵动作,由于长脑线的盲区范围大,还是A饵钩的灵敏度高些。




图一(3)是台钓钓组钓浮的另一个示意图,图中A、B饵钩大小不同,钩的脑线长度相同。在这个钓组中两个饵钩的灵敏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当鱼分别下拉A、B饵钩时,漂尖下沉的距离相同;当鱼等距离水平横拉A、B饵钩时,漂的下沉距离相同。
如图一(4),当鱼上拉A饵钩时,漂先上浮一小段距离,后进入小饵盲区。小饵盲区以O1为球心,以脑线长为半径。当鱼等距离上拉B饵钩时,漂先上浮一大段距离,后进入大饵盲区。大饵盲区以O2为球心,以脑线长为半径。因为大饵盲区的中心位置高,饵钩的送漂距离大,综合看鱼的这三种吃饵动作,还是B饵钩的灵敏度高些。
如果有这样一个钓组钓浮,我们假设A、B饵钩大小相同,钩的脑线长度相同,调钓目数相同。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水线的长度L不同。在这两个钓组中,他们的灵敏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当鱼分别等距离下拉A、B饵钩时,漂尖下沉的距离相同;当鱼等距离上拉A、B饵钩时,漂尖的上浮反应也相同。当鱼等距离水平横拉A、B饵钩时,漂的下沉距离不同。

水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与脑线长度对灵敏度的影响分析相似,这里不再细述。
图二(1)是台钓钓组钓底时的示意图,图中A、B饵钩大小相同,两个钩的脑线长度不同。在这个钓组中,两个饵钩的灵敏度是不同的:当鱼水平横拉A饵钩时,漂的下沉距离大,当鱼等距离水平横拉B饵钩时,漂尖不下沉或下沉距离小。当鱼上拉A饵钩时,漂先上浮一小段距离,后进入小盲区,小盲区范围以O2为球心,以短脑线为半径。当鱼等距离上拉B饵钩时,B饵钩在盲区范围之内,漂不上浮。B饵钩的盲区以铅坠的位置O1为球心,以长脑线为半径。综合看鱼的这三种吃饵动作,还是A饵钩的灵敏度高些。

二(2)是台钓钓组钓底双脑线弯曲时的示意图,图中AB饵钩大小相同,两个钩的脑线长度不同。在这个钓组中,两个饵钩的灵敏度是不同的:当鱼等距离水平横拉A饵钩时,漂尖先不动,后能位移稍大距离,当鱼等距离水平横拉B饵钩时,漂尖先不动,后位移稍小距离;当鱼等距离上拉A饵钩时,进入小盲区范围小,当鱼等距离上拉B饵钩时,进入小盲区范围大。综合看鱼的这三种吃饵动作,还是A饵钩的灵敏度高些。
  图二(3)、(4)是台钓钓组钓底脑线弯曲时的示意图,图中A、B饵钩大小相同,钩的脑线长度相同,铅坠离水底高度h不同。在这两个钓组中,它们的灵敏度是不同的:当鱼等距离水平横拉A饵钩时,漂尖先不动,后能位移稍大距离,当鱼等距离水平横拉B饵钩时,漂尖先不动,后能位移稍小距离;当鱼等距离上拉A饵钩时,进入盲区范围虽然大,但盲区的下端范围小,当鱼等距离上拉B饵钩时,进入盲区范围虽然小,但盲区的下端大。综合看鱼的这三种吃饵动作,还是A饵钩的灵敏度高些。
  钓组的灵敏度是可以比较的,它和钓组的水线长度、脑线长度、饵钩运动盲区范围大小、盲区中心高度等条件密切相关。同是调4钓2,钓组可以钓浮,可以钓底,钓浮的调4钓2与钓底的调4钓2的灵敏度有区别。同是灵敏,灵敏的程度不同;同是迟钝,迟钝的程度也不同。仔细分析,所谓的灵敏极限、迟钝极限、不灵不钝的钓组是不可能存在的。






如图中钓组1、2,钓组在半水空钩调四目后,挂饵后再放长水线,漂尖会上浮五目或五目以上。有人分析说这是因为脑线对钓组有支撑力的原因。

 

 

这种说法对吗?

 

 

为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钓组情况:固海6号鱼漂,漂尖长18CM,直径较均匀,约1MM,每目长约1CM,共13目(目与目之间有间隔)。尹势尼5号钩2枚,单钩压沉漂尖约4目。上钩脑线长10CM,下钩脑线长16CM。水线长30CM。

 

 

测试步骤:

 

 

1、空钩调4目:让2枚空钩在半水中悬起,调整铅坠使漂尖露出水面的4目。

 

 

2、慢慢放长水线,下钩触底时,漂尖露出水面4目。再放长水线,漂尖露出水面8目;再放长水线,上钩触底后,漂尖露出水面12目。

 

 

3、剪去上钩、下钩,让2根脑线在半水中悬起,调整铅坠使漂尖露出水面的4目。慢慢放长水线,长脑线触底时,漂尖露出水面4目。再放长水线,漂尖露出水面4目;再放长水线,短脑线触底后,漂尖露出水面4目。

 

 

4、改变脑线的直径、长度,重复上面的测试,测试结果没有改变。

 

 

测试证明,脑线对钓组是没有支撑力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用的钓鱼线的比重都大于水。不管是铅坠,还是水线、脑线,它们作用在漂上的力的方向都是向下的。有了这些向下的力,才能与漂的向上的浮力相平衡。即是我们用的脑线较粗较硬,两根脑线对铅坠也没有支撑作用。它们的重浮力差,同样是向下的,只能对铅坠有拉动作用。当然,如果用的脑线在三根以上,它们有时也可能对铅坠有一点支撑力。能使钓组2的漂尖上浮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钩触底后,钩的重浮力差被水底地面的支撑力平衡,不再对鱼漂发生作用。

 

 

在脑线较粗较硬的情况下,空钩时脑线会弯曲如钓组3。钩上挂饵后,在饵的作用下脑线拉直,脑线的两端会产生向内的拉力。

 

 

通常情况下,脑线的重浮力差或弯曲脑线的向内拉力极其微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调漂时不需考虑。

 

 

  实际垂钓时,我们遇到的情况要往往非常复杂。钓鱼时,鱼不可能只是水平拉饵,不可能吃饵后位移同样大的距离。有时,钓组不是越灵敏越好,脑线也不是越短越好。要正确处理钓组的灵敏度与隐蔽性的关系,对脑线的长短要灵活掌握。

 

 

  那么,选择脑线长度要考虑那些因素呢?

 

 

  一、钓什么鱼?

 

 

  一般说来,如果钓的对象鱼是鲤鱼,用的脑线可长些。钓鲤鱼的脑线长度可选择30--40厘米长的脑线。鲤鱼的个体一般较大,用的饵也较大。在大饵钓鲤时,鲤鱼的吃饵动作与鲫鱼不同:鲤鱼往往有试饵的习惯,表现在漂尖的反应上,常常是先有一下或两下的轻点,然后才有大幅度的下拉动作。如果在漂尖轻点时提竿,这时的饵钩在鱼嘴里没到一定的深度,提竿时鱼钩就不容易挂到合适的部位,造成空竿。另外,长脑线也有一定的隐蔽性,由于铅坠高高在上,提竿时不易惊鱼,利于连续获鱼。

 

 

  如果如果钓的对象鱼是鲫鱼,用的脑线可短些。钓鲫鱼的脑线长度可选择10--20厘米长的脑线。鲫鱼的个体一般较小,用的饵也较小。在小饵钓鲫时,鲫鱼常常是一口就将饵吸入口中,停在那里不动(有时也慢慢抬头)。表现在漂尖的反应上,常常是一下有力一顿,后又静止不动。如果在漂尖一顿时不及时提竿,就会错失良机。当然,如钓组组合理,调漂正确,鲫鱼的上送饵漂尖也有反应,也是容易获鱼的漂讯。

 

 

  二、钓多大的鱼?

 

 

  大鱼可以吃小饵,小鱼却吞不下大饵。钓鱼时,我们的做法常常是因鱼施饵:钓大鱼时用大饵,钓小鱼时用小饵。同是钓鲤鱼,钓大鲤鱼和钓小鲤鱼用的饵钩的大小是不同的;同是钓鲫鱼,钓大鲫鱼和钓小鲫鱼用的饵钩的大小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大鱼的吃饵力量大,饵钩的位移距离也较大。如果知道钓点里的鱼个体较大,选用的脑线可稍长些,如果钓小鱼,选用的脑线可短些。

 

 

  三、在哪里钓鱼?

 

 

  相对说来,鱼塘里的鱼密度较大,对外界影响的警惕性也低。在这些水域里钓鱼,选择的脑线长度可短些。用短一些的脑线钓鱼,虽然隐蔽性稍差,但鱼吃饵的信号反应大,有助于较多获鱼。而在大面积的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里,大鱼小鱼混杂,鱼对外界影响的警惕性也高。在这些水域里钓鱼,可以选用长一些的脑线。长脑线不但能增大铅坠离饵钩的距离,提高钓组的隐蔽性,还能过滤小杂鱼闹钩的信号。不至于漂尖一动就提竿,一提竿就是小鱼。

 

 

  四、摆幅大小。

 

 

  在池钓快鱼时,用短一些的脑线可减少饵钩的摆幅。有人这样分析:抛钩后饵钩随坠下沉,饵钩在水中划了一条孤线,这个过程的快慢决定着坠以上水层中饵微粒的浓度。当鱼的泳层接近或与坠定位高度一致时,水体的高浓度饵微粒会使鱼的泳层进一步升高。随抛钩次数增加,悬浮饵微粒的水浓度越来越高,鱼的摄食层向上扩展,就有了抢食下沉钩饵的情况。坠越轻,沉速越慢,鱼上浮抢食的可能性就越大。脑线短,能适应钓悬、钓半水和鱼小、信号弱的需要,能减少摆幅,利于咬前后两钩信号的衔接。

 

 

  在自然水域钓鱼时,用长一些的脑线可增加饵钩的摆幅。钓组入水后,由于饵的比重较轻,饵钩是在铅坠的下拉下沉落的。铅坠降落到位后,饵钩的沉落速度变慢,这种沉落速度更近似于水面自然饵料的下落,容易诱鱼吃饵。如用长一些的脑线,这个诱鱼过程会变长一些,更能增加鱼获。饵钩到位后,鱼的游动也会引起饵钩的摆动,长脑线饵钩的摆幅大,摆动时间长,也利于诱鱼吃饵。


顶一下(33 写日记 1224680 234828
上一篇:王班长大作下一篇:什么在诱惑着你?
分享排行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2008-2014 www.jue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01011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908号

客服QQ 10171605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148464312 邮箱 1017160561@qq.com